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聶曉輝)近日的反水貨客示威浪潮愈演愈烈,更發展成暴力事件,被警方拘捕的滋事者當中,甚至包括10多歲出頭的中學生。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督導主任陳文浩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青少年關心民生是一件好事,但不應透過違法或暴力行為去發聲,最終不但解決不了問題,更可能傷害到自己,甚至負上刑責。他又呼籲家長耐心與子女溝通,誘導他們從更深入的角度思考問題,不要一開始便直斥其非。
陳文浩:負刑責傷害大
陳文浩昨日在接受訪問時表示,大部分年輕人都是理性的,相信部分年輕人是受到當時的環境與氣氛影響,情緒太高漲,最終可能作出一些造成混亂,甚至禍及無辜的行為。大家應從互聯網及傳媒就事件的不同觀點,透過多元思考及分析利弊,及建立獨立思考,並多與家長討論。
他坦言,時下部分年輕人看到自己不滿的事情,只會想到透過暴力,甚至聯群結黨自行解決事件,「但暴力或違法行為其實都解決不了事件,反之可能傷害到自己。」任何人,特別是年輕人不要做出違法的暴力行為,「透過犯罪行為表達意見是用錯方法,如果因此負上刑責,更會對青少年造成很大傷害。」
陳文浩續說,不少家長都表示與子女的觀點不同,並對他們的行為表示擔心。他呼籲家長不要與子女呈對立局面,「不要以是與非、對與錯的角度去傾,應該開放討論,先讓他們表達己見,再讓他們深入一點去思考,最好是能表達對他們的關心。」任何年輕人或家長需要協助,可致電青年違法防治中心熱線 8100-9669。
黃成榮:包袱小易煽動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教授黃成榮則認為,發起反水貨客示威的團體是覷準年輕人包袱較小,毋須工作,較容易受網上號召參與示威,部分青年經常流連網上世界,又以匿名方式留言,以為自由自在、不受約束,較容易在現實生活中作出大膽行為
林日豐:社交網絡播毒
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林日豐認為,近年政制爭拗已令年輕人積累怨氣,催生「公民抗命」的想法。他指出,學校一直有灌輸正確價值觀,但社交網絡散播激進及違法意識,特區政府與社會都要關注。註冊社工馮志豪則指,時下青年較自我中心,不懂得站在他人角度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