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 高麗丹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麗丹 兩會報道)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昨天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從前兩個月統計數據上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這是三期疊加(即經濟增速進入換擋期,結構調整進入陣痛期,以及前期刺激政策進入消化期)的結果。不過他同時指出,要客觀看待數據下行,看到內部和深刻的積極變化,目的就是推動結構調整,經濟轉型升級。他稱,「這意味着新的經濟動力在孕育,我們要對中國經濟有信心。」
國家統計局周三發布的經濟數據顯示,今年1至2月份,我國工業生產增速放緩,固定資產投資回落,工業生產者價格降幅繼續擴大。馬建堂表示,當前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的回落是三期疊加的客觀反映,也是國家進入中高收入階段之後、經濟體量加大之後一種符合規律的變化。
新經濟體活力增強
他說,一方面,無論是6.8%的工業增長速度、還是10.7%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本身並不是很低的速度。另一方面,要客觀看待數據下行,看到內部和深刻的積極變化。
馬建堂說,當前處於新常態下經濟增速的換擋期,新常態的目的就要推動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從今年頭兩個月的經濟數據來看,經濟轉型的力度在加大。其中,服務業增速快於工業;消費增速比投資更穩定,特別是電商47%的增長速度引人注目。
另外,「還要看到隨着國家簡政放權,改革作為當頭炮,企業的活力特別是新經濟體的活力在增強。新市場主體在不斷的湧現,新的動力正在孕育。在經濟放緩的同時,一些深層的積極因素變化正在累積加速,我們還要對中國經濟有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