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兩會期間,「反腐」是關注度最高的話題之一。圖為民眾關注反腐倡廉剪紙藝術作品。資料圖片
代表委員促徹底分開權力與藝術 「將官員請出去」
兩會期間,「反腐」是關注度最高的話題,「雅賄」這一反腐領域的熱詞亦持續升溫。包括全國政協常委、文聯主席馮驥才「徹底把官員從協會裡請出去」等發聲,再度引發人們對這一「變種」賄賂形式的關注和討論。「雅賄」所造成的惡劣影響已使其成為「反腐」利劍直指的焦點。 ■香港文匯報記者 田一涵、張聰、 茅建興,實習記者 許一傑、任芳頡 兩會報道
新年伊始,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分組討論時所言擲地有聲:「有的領導幹部楷書沒寫好,直接奔行草,還敢裱了送人。」中央反雅賄動向初現端倪。
在反腐高壓態勢下,部分官員不再像過去明目張膽地進行腐敗行為,而是熱衷於文藝協會的「官」位,由此躋身「畫家」、「書法家」之列,不僅為自己貼上藝術的外衣,抬高身價,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個「官」可以實現更隱蔽更快速地斂財,因其「隱蔽安全、附庸風雅」而備受貪腐官員青睞。
作品當腐敗工具 價值扭曲
馮驥才說,文藝作品被用來當做腐敗的工具,價值被扭曲,更重要的是文藝領域很難出現頂尖的藝術家。他認為,權力一介入,文藝作品就能被當做工具輸送利益,換取經濟目的,應該讓權力與藝術徹底分開,徹底把官員從協會裡請出去。
此前周一波辭去陝西省書法家協會主席職務,一時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繼而將目光聚焦陝西省書協時,眾人竟發現怪象叢生。2010年,陝西省書協改選時,協會主席人數為24人,顧問則多達26人,協會內部領導數目如此之多,令人咂舌。時至2013年再次換屆時,陝西省書協這種怪象愈演愈烈,書協主席、常務副主席等領導加起來足足有64位之多(兩人為兼職),成員中多數都是在職或退休政府官員、企業家。書協表面上看是清水衙門,書協的官員也多為沒有實權的「虛職」,為何被眾多官員、商家看好?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法治詩書畫院院長、文化部中國書畫院國畫院副院長汪國新接受文匯報採訪時表示, 「近墨者雅」,一些領導幹部可能因此而熱衷於在書畫協會兼職。「書畫家希望得到權力的庇佑,官員擁有權力變現的渠道。」
廣東省書協理事劉佑局在退出中國書協時,道出了其中的門道,「協會官方化,恰恰被一些投機鑽營的人利用,很多在藝術創作上平庸的人,通過各種關係,不擇手段去爭當協會的正副主席。只要如願,就會變得身價百倍」。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劉藩更是一針見血地說,「近年玉器、古董、字畫等『雅賄』更加突出,與傳統的行賄方式比起來『比較好聽』,方便利益輸送,且這幾年收藏市場行情好,具有增值可能,獲利空間大,隱蔽性強,易鑽法規的空子」。
「今天的書法界,只要是有權位有名氣的人,胡寫一個字你都能賣好幾萬,抵得上老百姓一年的辛苦錢,他的字真的好嗎?你在民間隨便找幾個寫得好的,不見得比他差!」談及文藝圈腐敗,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何建明十分氣憤。不少官員附庸風雅,吸引有所企圖的收藏家投其所好,是文藝圈腐敗的重要原因。
官員退休後 字畫大跌價
內地知名學者張登平向本報列舉出了一些現象。某些書協主席,在位時價格在市場上要三十至五十萬(人民幣,下同)一平尺(約0.11平方米);退休後,字畫價格下滑至三至五萬一平尺。去年在北京亞洲大酒店舉行的某場春季拍賣會上,一位書協領導的一幅不到十平尺的作品,起價兩百萬,令人瞠目結舌。張登平表示,這些都是雅賄現象的具體實例。「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沒有哪個官員字畫是拿出來賣的,到2000年以後,這種官員字畫升至天價現象,才愈演愈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