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印度外交關係愈趨緊密,《外交家》雜誌副總編加迪卻不以為然。他以19至20世紀初的奧匈帝國比喻現今的印度,指歷史告誡美國,與印度的關係適可而止。
19世紀初的奧地利,曾是歐洲一方霸主,但1859年及1866年兩次戰敗後喪失大片領土,為平伏革命勢力和匈牙利獨立訴求,奧地利王室於1867年妥協建立奧匈帝國。事件使奧地利轉而追求國家內部安全及穩定多於大國政治。加迪認為,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同樣使印度徹底改革軍事及政治,變為追求內部安全。
加迪又指出,20世紀初奧地利與塞爾維亞的形勢,就如現今印度與巴基斯坦。奧塞兩國的恩怨在德國和俄羅斯等大國介入下,最終演變成第一次世界大戰。他認為,印巴關係在其他大國介入下,也可能造成「爆炸性」後果。
擴軍費抗衡中國 印媒:須與華合作
至於中印關係,印度《新印度快報》評論認為,印度在積極發展對美關係的同時,不應犧牲對華關係,強調中印必須維持合作關係。不過印度財長傑特利在新財政年度預算案中,把國防開支增加7.9%,達2.47萬億盧比(約3,040億港元),用於購置新潛艇及隱形艦艇,抗衡中國海軍在印度洋擴張軍力,顯示印度軍事上仍然把中國視為假想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