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劉凝哲
今年是習近平主席五年中第三次出席博鰲亞洲論壇並作主旨演講。在當前國際和地區形勢風雲變幻,中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一帶一路」建設全面開啟的關鍵時刻,習近平主席全面闡述邁向亞洲命運共同體的四大內涵,明確共同體建設的政治觀、合作觀、安全觀、文明觀,被評論認為是系統解讀「亞洲命運共同體」的中國宣言。「習式四觀」為中國乃至整個亞洲的協同發展指明前進方向,給構建國際政治新秩序注入中國智慧。
需價值觀契合 整體發展驅動
命運共同體這一概念,近年來已被中國領導人多次提及。而習近平在此次博鰲亞洲論壇的主旨演講中,首次闡述邁向亞洲命運共同體的「四個必須」原則。政治觀上,必須堅持各國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觀上,必須堅持合作共贏、共同發展。安全觀上,必須堅持實現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文明觀上,必須堅持不同文明兼容並蓄、交流互鑒。習近平同時重申,中國在前進道路上,堅持和平發展的決心、堅持共同發展的理念,堅持亞太合作發展的政策三個「不會動搖」。
命運共同體不僅需要價值觀上的契合,更需要整體發展的驅動,主要實施就是依靠「一帶一路」建設。專家認為,促進區域的公平健康發展,不能靠單個國家,要靠一大批國家的合作共建。目前,亞投行的籌備、絲路基金的啟動、基礎設施的建設,可謂是「一帶一路」看得見摸得着的實際舉措。
亞投行創始成員國破40個
習近平在演講中指出,「一帶一路」建設不是要替代現有地區合作機制和倡議,而是要在已有基礎上,推動沿線國家實現發展戰略相互對接、優勢互補。中國歡迎沿線國家和亞洲國家積極參與,也張開臂膀歡迎五大洲朋友共襄盛舉。
好消息並不止於此,「一帶一路」建設的進展可謂「一日千里」。博鰲亞洲論壇舉行期間,俄羅斯等多國紛紛宣佈加入亞投行,這令亞投行的創始「小夥伴」總數突破40個。而國家發改委等三部委亦於昨日下午公佈關於「一帶一路」的願景與行動,這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首份重要文件,展示出這項覆蓋全球逾六成人口經濟計劃的宏偉藍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