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銀行投資顧問服務主管 梁君馡
美國和環球企業傾向增加科技設備投資。美國經濟好轉刺激企業在2015年增加投資支出,因為企業投資資訊科技設備、軟件以及服務,長遠而言將令其節約成本和提升其生產力。其他國家的企業也可能受惠於低油價帶來的物價下降,加大採購或升級核心資訊科技設備。
雲端IT基建帶來機遇
其中值得留意的是雲端IT基礎建設,隨着企業欲節省內部IT人員成本和擴大業務,特別是不同地區業務,他們更多地依賴公共和私人雲端平台。根據Gartner,公共和私人雲端服務市場預計2014年-2018年複合年增長約18%。由於雲端平台涉及安全問題,產品毛利較高,科技企業積極擴展相關產品,將為相關硬體和軟體公司帶來機遇。
科技公司財務狀況穩健,併購增加。大多科技巨頭的資產為流動性強以及盈利回報率高的資產,因此信貸評級較高,借貸成本較低。科技巨頭們現金充裕,不少貸款額度甚至未充分利用。2014年度科技行業全年併購交易量(3,512宗)和交易額(2,376億美元)僅低於2000年互聯網泡沫高峰期。筆者相信未來大型併購交易將繼續出現,主要由為買方希望能為客戶提供更全面的解決方案以及提高安全性。
板塊盈利增長速利股價
科技公司盈利可支持其股價。2012年以來表現最為耀眼的是通訊設備製造業、半導體製造業以及互聯網軟件及服務業。彭博預測該板塊在未來12個月的預期市盈率為21倍,同時預期每股盈利增長達37%,遠低於納斯達克指數過去10年(2004-2014,包括金融海嘯期間)的平均市盈率達34倍。其中。筆者認為科技板塊盈利增長迅速,目前估值仍然吸引。
然而,今年美國股市面臨着聯儲局加息的風險。參照2004年6月美國第一次加息,納斯達克指數隨即錄得14%跌幅,因此,當聯儲局開始加息,股市或將會出現調整。筆者認為在未來數月市場對聯儲局加息不確定而調整時,投資者可留意美股科技板塊作中長線投資。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