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蔡洪濱。 記者馬曉芳 攝
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訊(記者 馬曉芳)北京市政協委員、光華管理學院院長蔡洪濱近日在「2015兩會後經濟形勢和政策分析會」上指出,2015年中國經濟可能更加困難,到了通貨緊縮的邊緣。
蔡洪濱指出,世界沒有一個國家GDP增幅達到7.4%,「這是很特殊的一個數字。」但中國GDP增長過去4年一直下降,去年下降到7.4%,今年目標變成7%,可以看到通貨緊縮的壓力。
直接原因是總需求嚴重不足
他指,中國經濟面臨通貨緊縮邊緣的直接原因是總需求嚴重不足,「投資增長率過去幾年不斷下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去年增長15.7%,但去年初計劃百分之十七點幾。今年1月份全社會固定投資百分之十四點多,投資增長積極性非常疲軟。」
進出口增長出現了相當幅度下滑,1、2月份進口是負20%,1月份出口負增長。投資增長從2012年百分之二十幾,下滑到現在不到15%,反映了過去幾年投資需求嚴重不足。
財政政策不夠積極
「中國經濟持續低迷,跟宏觀政策反應遲緩有關。」他指出,過去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其實沒有那麼積極。去年財政收入圓滿完成,財政支出沒完成,表明財政不夠積極。「收稅很積極,但是花得沒有那麼積極。」他表示,在財政政策認識上,今年兩會已非常明顯並充分統一了。
中國政策在經濟轉型過程中工具要比一般市場國家多,中國政府不僅有宏觀的貨幣、財政政策,同時還有對銀行的控制,可調控貸款總額,準備金率,直接讓銀行放款或不放款給房地產,「這樣對經濟的掌控力就大很多」,所有地方政府都聽命於中央政府對經濟的指導。
他指出,調控工具多是好事也不是好事,調控手段多,實現宏觀平衡能力較強,但其中很多是非常規手段,如習慣用產業政策作為宏觀調控手段,就容易一刀切,同樣會出現問題。
「2015兩會後經濟形勢和政策分析會」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聯合舉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