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瑤瑛 泉州報道)泉州市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日前在泉州舉行,100餘位泉州市政協港澳委員、特邀委員、異地商會代表與泉州市長鄭新聰座談。港澳委員姜玉堆說,泉州華僑是泉州建設海絲先行區的優勢,令人擔憂的是如今不少泉籍華僑的下一代,對家鄉感情淡薄。他建議,應該重視港澳青少年來泉尋根交流工作,每年撥出專項經費,支持該項工作的持續、有效開展。
鄭新聰:吸引僑二代回家鄉
港澳委員傅森林也建議,可幫助泉籍海外華人建立更多社團組織,傳播中華文化、閩南文化,增進民族認同感,進而凝聚發展正能量。鄭新聰對此回應,泉州海絲先行區建設,離不開近2000萬的泉州籍華僑華人、港澳同胞、台胞的支持,「泉州一定會加強工作力度、加大投入,通過舉辦各種活動,吸引僑二代回家鄉,了解家鄉文化。」
泉州正在構建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華僑參與海絲建設也是當天座談的關鍵話題。鄭新聰表示,目前,泉州市已初步梳理出58個項目,準備到海絲沿線各國推廣、推介,涵蓋經貿和人文交流。「未來,泉州將帶着本土企業家走出去,到海絲沿線國家尋找海絲生意節點。具體而言,將在跨境產業園區、經貿交流、港口提升等方面尋找交流和合作。」
傅森林:設基金助力「海絲」
香港泉州市同鄉總會會長傅森林建議,政府應設立專門機構,協調「一帶一路」的發展,並推動設立民間海上絲綢之路發展基金,助力泉州「海絲」發展。
泉州市政協常委、澳門晉江同鄉會副會長陳呈仁則表示,澳門的移民相對比較晚,很多人對家鄉有着比較深厚的感情。「自從泉州提出建設海絲先行區後,在澳門的泉州人特別關注,也希望未來能夠多一些商貿往來和對接。」
說起未來與海絲沿線國家及地區的商貿合作,特邀委員、菲華商聯總會理事長莊前進說,對於泉州而言,這是最有利的時機。他建議,政府應該成立專門的部門,或由商會來組織,對海絲沿線國家經貿、居留地企業家的情況進行了解,整合成檔案,通過互辦展覽等形式,加強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