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於1985年7月1日成立。圖為草委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自明)中英兩國歷史性簽署「聯合聲明」,並對香港回歸問題達成多個共識,包括立法會「直通車」安排,惟「末代港督」彭定康無視協議,單方面提出「三違反」的「新九組」政改方案,最終破壞了「直通車」。臨時立法會議員程介南在訪問中憶述指,當時彭定康「拆橋拆路另搞一套」,提出與香港基本法不接軌的「三違反」方案,不單影響政制安排,更影響香港過渡安排。
當年,中英兩國已在立法會「直通車」安排達成協議,即回歸前立法局議員,只要符合香港基本法規定的條件,回歸後即可成為特區第一屆立法會議員。不過,彭定康1992年上任不久,即單方面在首份施政報告提出不符合基本法規定的「三違反」政改方案,包括倡議行政及立法兩局分家,又將最後一屆立法局選舉方法作大幅度改革,大幅增加直選議席,又新增九個功能組別,即所謂「新九組」。
程介南說,彭定康上任後改變以往平穩過渡的政策,「拆橋拆路另搞一套」,推翻很多原先的政制安排,「他們都要問責及面對選舉,因此,決定採取強硬不合作態度保護自己,令原先的中英合作不再接軌,包括立法會議席數目規定不再接軌等,若銜接就要修改基本法,否則就要斷開,立法局最終『壽終正寢』。」
他批評,彭定康「三違反」方案拆毀「直通車」,不單影響政制安排,更影響香港過渡安排,「好多安排都受到影響。舉例指法律適應化,包括將『英國政府』改做『中央政府』。正如茶餐廳轉手都要改牌照、改招牌一樣。因此,臨時立法會要提早開工,又不能在香港開會,而是返回內地深圳開會,直至1998年開始舉行首屆立法會選舉。」
程介南續說:「拆毀『直通車』同樣影響未來行政長官安排。若中英兩國有默契,應該共同商討首屆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在港英年代亦會若隱若現,所以,政府當時準備設立副港督職位,並由資深公務員擔任,以準備回歸後首長的銜接,符合公務員治港原則,但英國『自切鐵路』,令安排有別於原來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