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港股估值低水,在內地放寬資金南下利好政策下,預料北水將繼續湧港。
周松崗:額度有上調空間 正洽深港通安排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堡明) 內地A股牛市氣氛持續,加上內地南下香港資金的要求放鬆,港股昨以破歷史紀錄的2,524億元成交額衝上26,000點,大市昨日創下多項新紀錄,並扭轉滬港通過往「北(向)熱南(向)冷」的現象。南下投資的港股通105億元人民幣的每日額度昨首度出現爆額,北向投資的滬股通則出現沽多過買情況,令全日剩餘額度達165.05億元人民幣,即出現35.05億元人民幣淨沽盤。分析員預期,由於港股估值低水,在內地放寬資金南下利好政策下,預料北水將繼續南下。
近日A股持續破頂,滬指更有破4,000點的勢頭,港交所(0388)主席周松崗昨指出,港股昨日創出多項新紀錄,其中滬港通南北向交易額均創新高,總成交額達299億元人民幣,帶動整個股市交易。當中,南向投資的港股通交易額升至168億元人民幣創新高,更用盡105億元人民幣的每日額度,是滬港通於去年11月開始至今的第一次,他認為滬港通乃重要的催化劑。
滬股通沽多過買 餘額165億
昨日北向投資的滬股通成交金額亦創新高至131.78億元人民幣,但由於沽盤多過買盤,令全日剩餘額度增至165.05億元人民幣。南向投資熱過北向,為滬港股開通至今所罕見,周松崗回應稱,滬港通的設計正是讓投資者可因應市場股價,決定投資哪一個市場,目標正是讓投資者有多個選擇。他又指,現正與有關方面商討深港通的合作安排,期望上半年有政策宣布,下半年正式推出。若兩者都營運順利,相信未來有上調額度的空間。
港市場深度大 承受能力強
周松崗表示,滬港通運作順暢,資金都是有序流入,而且香港股市有足夠的深度容納這些資金,不擔心港股的承受能力。而作為互聯互通的最大得益者,港交所股價昨日大升12%收報220元,創7年新高,市值達2,570億元,已經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交易所,他個人對此感到十分欣慰。
估值窪地效應 港股仍具優勢
中證監3月底發放新指引,容許沒有合資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資格的公募基金,透過港股通買股票。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資料,截至今年2月底,內地有725隻股票基金,淨值達1.4萬億元人民幣,都可投資港股。 市場人士認為,相較於近期持續火爆的A股,港股市場明顯滯漲,估值具有優勢,在比價窪地效應下,不少內地資金南下港股市場搶籌。
今年以來,恒指和國企指數漲幅超11%。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A股行情持續火爆。截至昨日收盤,上證綜指年內漲幅超23%,深證成指年內漲幅超25%,創業板指數年內漲幅超70%。 作為追蹤內地和香港兩地同時上市股票價格差異的AH股溢價指數表現更為明顯。截至昨日收盤,該指數收報128點,跌幅達5.04%,顯示出港股較A股折價的情況有所緩和,不過整體來說,A股還是較港股平均貴28%。
海通證券首席投資策略分析師荀玉根表示,內地流動性資金寬裕,加上中證監允許內地公募基金通過滬港通直投港股,利好政策疊加估值窪地優勢,港股有望繼續受投資者追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