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加速實施「一帶一路」橋頭堡戰略
「2015深港服務貿易合作論壇暨交流洽談會」今在深圳市福田區舉行。作為深圳行政、文化、信息、金融、國際展覽和商務中心,福田區擁有優越的區位優勢,區內皇崗口岸、福田口岸連通香港。福田這一深圳灣區經濟的核心板塊已成為連接內地和香港以及世界的紐帶和橋樑,其高端產業發展將為深圳服務貿易發展、深港服務貿易融合打下堅實基礎。下一步,福田將積極落實《CEPA廣東協議》,加速打造高品質營商環境,以實體經濟形成強力支撐,承接香港及全球高端服務業轉移,通過逐步完善的「1+1+9」系列產業扶持政策,推動深港服務貿易的融合發展。 ■香港文匯報記者 冉勇、郭若溪
近年來,福田實施總部經濟與現代服務業的「雙輪驅動」戰略,經過一系列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已成為深圳總部經濟、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高地。2014年福田區第三產業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93.15%,其中生產性服務業佔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75.5%。總部經濟、現代服務業分別增長10.1%、9.9%,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的40.0%、69.9%。福田金融業、高新技術產業、文化產業增加值分別為1070.79億元、275.54億元、236.71億元,分別增長11.2%、10.1%、10.7%,均高於GDP的增速。
作為深圳外貿出口的「領頭羊」,2014年福田區外貿進出口1071.09億美元,在全市率先突破千億美元大關,福田外貿出口已連續16年位居全市各區的首位,進出口總額佔全市的五分之一以上。同時,福田的金融服務業、信息服務業服務業、會展業、科技服務、中介服務得以迅猛發展。
隨覑前海開發區和蛇口自貿區落子,有觀點認為,深圳城市中心西移將攤薄福田中心區既有的發展優勢。然而各項數據顯示,2014年福田中心區經濟總量達到2958.85億元,稅收總額達到800億元,穩居全市各區之首。福田中心區經濟體量和經濟質量在深圳特區處於標杆地位。多位專家認為,中心區與前海並不是此消彼漲的關係,而是互動多贏的關係。前海和蛇口是增量優勢,福田是存量優勢包括總量優勢質量優勢和結構優勢。未來,前海、蛇口、福田,將成為深圳灣區經濟新的活力三角區。
此外,有專家提出,福田區作為深圳的中心城區,在新一輪發展中要學會借力,借國家戰略和國家平台之力。福田區區長王強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亦強調,必須主動搶抓新機遇,積極圍繞國家「一帶一路」、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規劃、建設廣東自貿區、省委省政府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市委市政府「大力發展灣區經濟、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橋頭堡」等戰略新契機,尋求和培育驅動城區創新發展的新增長極。
堅持種「高產田」、「創新田」推動產業升級
福田區堅持高端集聚和創新發展「雙輪驅動」,鞏固總部經濟的規模和版圖是其不斷高位增長的潛力來源。近年來,福田區連續引進多家金融總部企業、世界500強投資企業,世界500強累計落戶福田逾百家。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協調推進深交所營運中心、平安金融中心、招商證券大廈等在建金融總部項目;成功赴香港舉辦招商引智系列經貿活動,主動承接香港和海外現代高端服務業的轉移,推動深港服務業融合發展。穩步發展樓宇經濟,其中億元樓「冠軍」招商銀行大廈年納稅額相當於內地一個地級市。
據了解,福田總部經濟既不是單一的金融業,也不是單一的製造業,而是由金融業、生產性服務業和創新型經濟體組成的現代總部經濟集群。這種結構的複合性和互補性是經濟動態平衡的先天基礎。此外,福田區通過不斷修改完善「1+1+9」扶持產業發展系列政策,支持企業轉型升級。福田率先制定政府服務企業的標準體系,明確政府服務企業事項,規範政府服務企業行為,讓政府服務可預期可追溯。
打造高品質綜合環境 建一流國際化中心城區
與此同時,福田正在打造的高品質綜合環境也將吸引更多的香港現代服務業進駐。據悉,在深圳全面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先進城市的進程中,福田提出打造高品質綜合環境,加快建設一流國際化中心城區的奮鬥目標,並制定了《創建「地球村」福田區國際化先導城區建設行動計劃(2014-2015年)》,通過以國際化帶動城區發展方式、制度規則、文化觀念的深刻變革,不斷釋放環境紅利,讓在福田工作生活、創業發展的中外人士,切身感受到一流國際化中心城區的品質。
根據行動計劃,到2015年,初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高品質綜合環境指標體系,進一步強化高品質綜合環境新優勢。到2020年,建立與一流國際化中心城區相匹配、健全完善的高品質綜合環境建設、監測、評價標準體系,提升區域價值,釋放環境紅利,努力讓在福田工作生活、創業發展的人們,切實感受到發展環境最好、創新體系最優、幸福指數最高、生態環境最美、綜合競爭力最強,率先形成一流國際化中心城區的高品質環境,從而形成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助推深港服務貿易的融合。
福田保稅區成跨境服貿融合「集聚區」
位於深港河套地區的福田保稅區,擁有無法取代的區位優勢,這裡向南是一河之隔的香港,向北是一牆相連的深圳中心區,通過一號專用通道,經落馬洲大橋直通香港,更利於深港企業之間的來往。而連接的廣深高速,將有利於把深港貿易輻射到廣州東莞,進而至整個珠三角。如今已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投資者在福田保稅區內投資,福田將緊抓廣東建立自貿區的戰略機遇,助推福田保稅區創建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使之成為福田與香港服務貿易融合的重要支點和最佳「集聚區」。
作為國內具有自由貿易區特點的海關監管區域,福田保稅區具有保稅加工、倉儲及通關口岸的功能,享有境外進出口關稅豁免、境外貨物自由進出等特權,其特有模式能滿足港、澳等企業更加個性的需求。「在保稅區內除可從事長期保稅展示以外,商品還可以在保稅狀態下赴區外短期參展,這種長短結合的展覽模式,為國外商品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了綠色通道。」福年廣場負責人表示,香港企業通過進駐福田保稅區內的集保稅展示交易和貿易服務為一體的國家級貿易平台,可使企業降低進口商品展示和推廣成本,更好地以展促銷;同時通過外高橋保稅區港口物流為特色的國際貿易。
目前,部分國際知名企業已在或有意向在福田保稅區設立全球採購中心和區域採購中心。享有中國最開放政策的福田保稅區被稱作「境內的香港倉庫」,功能和香港一樣。實行「境內關外」的運作模式,貨物從香港自由進出保稅區,不用報關只需簡單備案,且通過專有通道,原料從香港碼頭下船後在1個小時內就可以直接運進保稅區,具備了香港作為物流中心的條件。保稅區內的存倉費、人工費更是較香港低廉。
深圳社科院有關負責人表示,以福田保稅區為突破點的深圳CBD產業帶,將給服務貿易融合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和突破,應全力推進福田保稅區的產業升級,吸引更多項目入駐福田保稅區和環CBD產業帶。
CBD多重優勢推動兩地服貿融合
追求有質量的發展、建成質量型小康社會是福田作為深圳中心城區新的歷史使命。今年以來,福田堅持以優質空間吸引優質資源,積極實施CBD「東擴、南拓、西延、北展」戰略,以城市更新化解中心區「空間焦慮」。通過建設福田保稅國際展示交易中心、華強北創客中心、梅林電子商務產業園等一批高端產業結構和發展區域,全力打造「灣區經濟和海上絲綢之路橋頭堡」的支撐節點,以實體經濟形成強力承接香港服務貿易的發展。
在東擴方面,加快推進華強北片區更新改造,推動華強北國際電子商街的建設,打造華強北創客中心。南拓方面,協調推動福田保稅區和落馬洲河套周邊地區的規劃研究。緊抓建設廣東自貿區的戰略機遇,協助推動福田保稅區轉型升級,加快福田保稅國際展示交易中心(快速消費中心)、長富大廈軍民融合產業基地建設,打造福田保稅區「新經濟」,使之成為福田與香港服務貿易融合的重要支點。西延方面,繼續協調推進香蜜湖片區規劃研究,突出活力中心、時尚平台的發展定位。
北展方面,加快推進梅林國際電子商務產業園的建設,打造成以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產業為主導的國際電子商務產業帶,初期將啟動華強集團梅林激光工廠、福田燃機電廠等5個城市更新和改造項目,新增產業空間約55萬平方米,其中福田燃機電廠定位為深圳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以此帶動梅林國際電子商務產業帶的活力和發展,推動深港電子商務服務業的發展。此外,福田將充分發揮「外貿大區優勢」,積極開拓東南亞市場,爭取海上絲綢之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落戶福田;探索發展口岸經濟,推動跨境電商集團化發展。
逾200專家學者共議深港服貿合作
服務貿易作為一個重要產業和一種重要的經濟方式,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城市現代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受到世界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為探討經濟新常態下深港服務貿易發展的轉型與創新之路,加強深圳和香港在服務貿易領域的合作,進一步促進深圳和香港服務業的融合發展。由深圳市經濟貿易和信息化委員會和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深圳市福田區經濟促進局和深圳市服務貿易協會承辦的「2015深港服務貿易合作論壇暨交流洽談會」於4月16日在深圳市福田區舉行。
據了解,本次會議以服務貿易全球化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為主題,設有灣區經濟與服務貿易發展專題論壇。來自中國亞太經濟信息管理中心、全國政協兩岸經合(北京)文化交流中心、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中國服務貿易協會、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總商會及福田區經促局、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等近200人出席,共同探討經濟新常態,為服務貿易發展建言獻策。
有關專家認為,深港兩地一河之隔,服務貿易更是相互扶持、相互促進,香港已成為深圳市服務貿易第一大貿易夥伴,其金融業、航運業、專業服務等優勢產業在深圳大有可為,雙方應抓住服務貿易全球化的契機,在CEPA框架下,努力開展服務貿易機制體制創新,互聯互通,率先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