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自貿區昨日正式掛牌,廣東省省長朱小丹寄望自貿區能建設成為粵港澳深度合作的示範區。行政長官梁振英表示,期望粵港兩地保持緊密合作,共同謀劃,積極參與,互惠互利,一起推動自貿區的發展。事實上,作為主要面向港澳的自貿區,廣東自貿區最大的特點及意義就在於加強三地的深化合作及優勢互補。面對國家進一步深化改革帶來的新機遇,香港應積極參與自貿區建設,保持緊密的雙邊合作,促成兩地互利雙贏,共同推動廣東自貿區的發展,分享改革紅利。
相比滬、閩、津自貿區,廣東自貿區特別強調面向港澳,為對港澳擴大開放承擔先行先試及創新體制的任務,無疑將推動粵港澳更緊密合作,促進三地深度合作,形成優勢互補。
CEPA實施雖已逾十年,但香港與內地的專業資格互認和資本賬自由兌換等問題一直桎梏了雙邊貿易自由化的進度,「大門雖開、小門未開」的困擾始終未解。自貿區的成立,將打破上述障礙,提升兩地貿易自由化,促進港澳服務業在廣東省內的發展。據悉,自貿區將出台人才專業資格互通,降低金融業進入門檻,以及港元、澳門元區內自由兌換使用等深化改革措施,有關舉措等如向港澳投資者全面打開自貿區大門,有利吸引港澳人才及資金集中。廣東正在進行產業機構轉型,對服務業的需求很大,以金融業為代表的服務業正是香港的強項,隨着金融領域改革試驗的展開,自貿區可發揮香港服務業的優勢,為香港的高端服務業發展帶來新的生機,達至兩地互惠互利,互相支援的雙贏局面。
應該看到,在國家擴大開放的大潮中,粵港兩地經濟走向融合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兩地合作關鍵在於把握住「發揮比較優勢丶實現優勢互補丶共享經濟繁榮」的大原則。廣東自貿區的建設,離不開香港的積極參與及配合,而香港要實現經濟的再次騰飛,廣東自貿區是難得的歷史機遇。香港應在保持緊密的雙邊合作基礎上,與廣東省一起謀劃推動自貿區的發展,配合國家的戰略發展策略,分享更多深化改革開放的紅利,共建繁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