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患者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取藥處取藥的情況。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敖敏輝、于濱 廣州報道)在《 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政策和《粵港合作框架協議》的助推下,粵港醫療合作取得重大突破。廣東省衛計委巡視員廖新波近日接受本報專訪,首次全面披露兩地醫療合作的最新進展和今後計劃。他說,目前,粵港已經建立了傳染病防治、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緊急醫療援助、食品安全監測、專業人才培養、中醫藥發展等六大合作機制。同時,港人內地就醫、港資醫療機構進駐廣東,基本享受國民待遇,部分優惠政策甚至是超國民待遇。
粵港山水相依,文化同根同源。廣東省衛計委巡視員廖新波長期關注和助推粵港醫療合作交流。他指出,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兩地衛生交流日漸頻繁,民間醫療界人員往來和政府間交往逐漸開展。「比如,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香港護士培訓及教育基金會、明愛醫院每年分多次資助廣東省人民醫院,幫助培訓骨幹護理人員,這極大提高了該院護理水平。」
香港回歸後,兩地建立「粵港合作聯席會議」機制。在該機制下,粵港醫療機構之間成立了傳染病聯防聯控專責小組,廣東省衛生廳(省衛計委機構改革前為省衛生廳)還作為成員參加了服務員合作專責小組和中醫藥產業發展合作專責小組。
「非典」為契機 聯防聯控
兩地醫療開始建立機制性合作是在2003年「非典」之後。以「非典」為契機,粵港建立傳染病疫情信息通報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合作機制。「我們之間有傳染病防治專家組,不定期開會,愛滋病、流感、登革熱、鼠疫、手足口病、人感染禽流感等疫情,隨時展開合作,聯防聯控。」他說,2013年至今,廣東發生了100多宗H7N9人感染禽流感病例,香港也發生了多宗,雙方都進行了有效的通報和磋商。
與此同時,兩地緊急醫療救援、食品安全監測、專業人才培養、中醫藥發展等合作機制,也在此基礎上逐步建立。
港人廣東就醫收費大減
粵港醫療合作機制的建立,兩地居民和醫療機構也受益。廖新波介紹,廣東對港人在內地就醫收費進行了改革,大幅減低費用。「以前是按照本地標準的2至3倍進行收費,如今,這項政策已經取消,實行國民待遇政策。廣東所有醫療機構均向港澳居民開放,同等服務,同等收費。」
同時,廣東開展了香港居民在廣東境內意外急救醫療保險工作,解決了港人在內地遇意外需急救治療的問題。另外,粵港醫療機構轉診、港澳居民參加國家醫師資格考試、港澳醫師在廣東短暫行醫、香港醫療機構赴粵投資、香港醫生在廣東多點執業等便利也全部開放。
搭建兩地中醫藥交流平台
談到接下來粵港合作計劃,廖新波透露,下一步,廣東將爭取更多粵港衛生合作的政策。「我們正在爭取政策,加大香港資本投資醫療服務業的促進力度。另外,在中醫藥人才培養方面,力爭實現項目對接,搭建粵港中醫藥機構間交流與合作平台。」同時,進一步推進兩地醫療技術資源共享,提高合作層次和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