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葉尚志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
4月30日。受到外圍股市下跌調整的拖累,港股大盤繼續反覆整固的行情,恒指在盤中曾一度下探28,000關口,但是總體穩定性未有出現嚴重破壞。隨着希債憂慮緩解、美聯儲議息結束、以及期指市場完成結算掉期後,港股大盤已過渡了早前指出的短期關鍵時點,後市可繼續伸延大趨勢,估計恒指將以穩步上推來運行,而中短期支持位維持在27,600。操作上建議保持正面,選股方面可以滬港通名單、估值相對落後、以及在一季報表現理想的股份來參考。
港交所券商股可關注
估值窪地、資金流入推動,依然是港股的大趨勢。以4月份數據來看,港股成交量確實是站到了新台階,月內日均成交量激增至1,982億元,比第一季的日均成交量864億元、以及去年全年的日均成交量694億元,分別高出1.29倍和1.85倍。在估值未填平、深港通啟動可期的形勢下,相信港股成交量仍有上升空間趨勢,建議對於金融股,如港交所(0388)以及本地券商股等等,可以繼續重點關注。
隨着歐洲央行在3月初落實推出量寬計劃後,全球央行的貨幣戰宣布暫告一段落。非美元貨幣經歷了逾半年時間的單邊下跌貶值後,有轉為區間反覆的態勢。由於匯率風險出現下降可控,環球資金的跨區域流動將可望增強,在環球資金有望出現重新配置的形勢下,相信對於估值相對落後的金融市場是有利的。而目前,正好是考驗和體現港股估值窪地優勢的最佳時點,估計港股將無可避免跟隨外圍股市出現震動,但是調整幅度會相對較小、抗跌力會相對較強,並且有延續穩步上推的大趨勢。
恒指出現低開後震盪,在盤中一度下跌402點低見27,998,但是如果比對隔晚德國DAX指數下跌3.2%、以至相同交易時段的日本225指數下跌2.6%、A股上綜指下跌0.78%來說,港股的表現可算是相對堅穩。恒指收盤報28,133,下跌267點或0.94%,而國指收盤報14,431,下跌172點或1.17%。另外,港股主板成交量略為回升至1,708億多元,沽空金額錄得有143億元,沽空比例8.37%。至於升跌股數比例是799:831,顯示市場處於炒股不炒市狀態,而日內漲幅超過20%的股票有23隻。(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