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蔡萍餵阿依左克拉吃巧克力。右為海尼.胡達拜爾地。 王辛鵬 攝
蔡萍是新疆回族女企業家,眼角眉梢間帶着幾分颯爽英姿。她亦是13個曾被撫養和助養孩子眼中的「最美姑姑」。自1989年收養第一個漢族流浪兒童開始,她連續26年不間斷地行走在扶貧恤孤的路上,用自己的行動幫助深陷歲月低谷的人們實現人生的「逆襲」。當年在她扶助下茁壯成長的孩子如今有不少人已是社會棟樑,他(她)們又追隨「姑姑」的腳步回報社會,以每月拿出工資中200元(人民幣,下同)的「眾籌」形式,深入各民族的特困人群中開展幫扶活動,由此影響和帶動着身邊更多的人們,「愛心雪球」愈滾愈大,溫暖和感動着天山南北......
■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辛鵬 烏魯木齊報道
2015年4月9日,一個平凡而略微有些不同的日子。
早上9時許,蔡萍從伊犁河谷坐夜班火車趕回烏魯木齊。今天是每月例行回訪扶助對象的日子,走在出站的路上,蔡萍的腦海裡滿是雅瑪里克山上那些熟悉的身影:可愛的古麗孜巴.艾合買提又長高了吧?早先在北京給娃娃買下的薄T恤一定要帶上;米克然木.庫爾班妹妹這會兒應該還在忙碌着掃大街;子宮癌晚期的瑪熱罕.卡迪爾聽說已經4天水米未進,肚子也鼓了起來;天兒暖和了,任大爺也可以多出門曬曬太陽了......
疲憊、喜悅、期待和憂愁不時寫在蔡萍的臉上。
對她的愛心團隊而言,今天亦是不一樣的一天,隊伍再次增加了兩個新鮮面孔,分別是新疆綠貓綠生活平台公司的總經理于峰和新疆那拉提萬福酒店投資管理公司的總經理李福,兩人都是通過朋友介紹加入進來的。為了今天的第一次「入戶」,李福甚至專程從南疆重鎮庫爾勒坐飛機趕回來......
蔡萍不由得加快了腳下的步伐,一邊忍着腿部傳來的陣陣「抗議」--幾年前,她的膝關節半月板損傷,走路便不再像以前那般矯健。
幫助讓患病少女病情好轉
維吾爾族少女古麗孜巴.艾合買提默默地帶着6歲的弟弟站在門前巷口等待着「姑姑」,不時抬首翹望。癲癇症曾經無數次地讓這個年輕漂亮的姑娘飽受痛苦和折磨,是蔡萍和她的愛心團隊的幫助,讓她的病情慢慢有所好轉,從以前一天一次的病情發作降到三至五天一次。
看到「姑姑」出現,她主動迎上前跟「姑姑」擁抱、行貼面禮,親熱地拉着「姑姑」的手領進屋裡,端茶遞水、敘說家常。
擺試着「姑姑」新買的春裝,古麗孜巴.艾合買提一臉的興奮和激動,同行的人紛紛誇讚着,狹小的房子裡笑聲陣陣、暖意融融......
在古麗孜巴.艾合買提的母親米克然木.庫爾班肩上,古麗的癲癇症僅僅是「山大壓力」中的一部分。
米克然木.庫爾班早年喪夫,後來帶着年僅2歲的小古麗嫁給一個「兩面派男人」--米克然木.庫爾班在家的時候,他對小古麗親如己出、要什麼給買什麼;私下裡卻打孩子、施家暴......
儘管當時已有身孕,米克然木.庫爾班還是毅然決然地再次離了婚,獨自承擔起家庭重任:上有兩個老人,母親患有老年癡呆症,臥床4年生活不能自理;下有身患癲癇的小古麗和肚子裡的嬰兒。沉重的生活壓力使得這個家中唯一的勞動力40多歲便全白了頭髮。
每月為特困戶送生活必需品
儘管在烏魯木齊市雅山片區管委會青峰社區的幫助下,米克然木.庫爾班被納入政府公益性崗位,在離家不遠的地方負責街道保潔,但每月1,000多元的收入在物價不斷上漲的今天對這個家庭而言簡直是杯水車薪,生活依舊艱難。2012年,蔡萍與管委會多方協調溝通後,將米克然木.庫爾班一家定為自己的幫扶對象。
「今年是第3年了......(蔡萍)每個月都會送來米、麵、油等生活必需品,給老人娃娃看病,給我們買換季的衣服......感激的話語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去年10月我媽媽歸真(穆斯林對「去世」一詞的稱謂),86歲的爸爸剛出去串門了......我們好好生活工作着呢,好好贍養老人,把兩個娃娃培養成才......」米克然木.庫爾班說。
蔡萍的規劃亦長遠而具體,她要讓古麗嫁一個好歸宿,讓小弟弟讀完大學,出來後像她早先扶助過的孩子們一樣考上公務員,「......(幫扶)會一直做下去,直到她們的家境切實改善,不再需要我的幫助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