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5月6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神州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年世家傳人守護製茶手藝


放大圖片

■黃聖輝承傳家族手工製茶。圖為他進行搖青的製茶工序。 網上圖片

在福建武夷山岩茶熱銷、機器逐步替代人工以換取更多利潤的今天,作為製茶百年世家第十二代傳人的黃聖輝,卻一直堅守着手工製茶的技藝。在許多製茶人看來,手工茶不僅效益差,而且製作起來很「苦」:僅是兩三百攝氏度的高溫下炒茶這個環節,對雙手已是一個不小的考驗。為了將傳統製茶過程用現代博物館手段顯示出來,黃聖輝於2007年建立了「(大紅袍)茶博物館」,遊客在武夷山景區可以免費參觀其製茶全過程。

黃聖輝說:「既然結緣於茶,這輩子就是守護這片山水,做好祖先留下的好茶。」

祖先乾隆年間設岩茶廠

根據黃氏家譜記載,明末清初,黃聖輝的祖先就開始製作武夷岩茶。乾隆年間,黃氏祖先設立「瑞泉岩茶廠」,形成了自家獨特的岩茶製作工藝。

「如今採茶有採茶機,搖青有搖青機,揉捻有揉捻機......整個製茶工序都可以由機械來取代人工。」黃聖輝說:「但我們還在堅持手工製茶。」黃聖輝說,從茶葉採摘並在太陽下晾好到可以手工製作開始,到人們喝到一泡製好的茶葉,至少需要48個小時。

黃聖輝除用心製茶外,還研發出「岩香妃」、「素心蘭」等多個失傳已久的武夷山茶樹品種。 ■新華社

相關新聞
出錢出力跨國家訪 好教師感動校園 (2015-05-06) (圖)
百年世家傳人守護製茶手藝 (2015-05-06) (圖)
新疆現唐代「熊孩子」 作業 (2015-05-06) (圖)
瀕危巨魔芋落戶廈門植物園 (2015-05-06) (圖)
驚奇藝術館挑戰「玩家」感官 (2015-05-06) (圖)
巨製銅鞋 (2015-05-06) (圖)
三年前摔傷腦 8歲兒教母重新說話 (2015-05-05) (圖)
東莞民間反扒隊十年擒賊2千 (2015-05-05) (圖)
國徽設計者張仃美術館廈門開幕 (2015-05-05)
重慶大學生穿廢品辦環保時裝秀 (2015-05-05) (圖)
陝西發現秦貴族墓葬禮制建築 (2015-05-05)
五四「時光機」 (2015-05-05) (圖)
六旬盲醫假日忙 拄杖上門診症 (2015-05-04) (圖)
22年不吃鹽 男子身體健康 (2015-05-04)
七三一舊址13處文物將修繕 (2015-05-04) (圖)
「任性」湘車違章320次仍在跑 (2015-05-04)
少女背同學上課 三載風雨無阻 (2015-05-04) (圖)
山東旗袍秀 (2015-05-04) (圖)
近百對新人重慶行漢式婚禮 (2015-05-03) (圖)
南京退伍兵孤守護林15載 (2015-05-0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神州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