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再現大幅震盪。於A股風高浪急下,港股上周先升後回,累計跌568點或2.03%。5月11日,本欄「內地『改革牛』趨勢仍在」一文指,「短期而言,市場與監管層的博弈將導致市場震盪,從而加大了股市的波動性。」
多重利淡突襲似有玄機
對市場的直接衝擊來自於諸如人行計劃推出正回購、中央匯金減持內銀,及券商加強限制融券措施,甚至包括印花稅調整的資訊等。從接近「5.30」A股再次暴跌時點上看,某種程度上說明了歷史的可追溯性。
從股市大跌當天的市況看,尾盤很多次新股從漲停瞬間到跌停,反映出前期獲利盤的巨大;前期滯漲的權重藍籌股跟市暴跌,亦反映了市場的恐慌性。
其實,對於匯金減持,部分投資者認為此為監管層警示市場的信號,但從資金的性質及歷史經驗看,匯金的行為對市場的影響有限。
對入市資金的監管,是價值外衝擊,正如上文所指,這只會造成市場短期波動,但不會改變趨勢。針對當前銀行隱性不良率較高、風險資產比例偏大、放貸意願不足,以致當前貨幣寬鬆但並未顯著傳導至實體,長期利率難降,實體經濟融資難且貴等現實問題,監管層監察銀行資金入市,已成常態工作。人行正回購資訊會被市場作為貨幣政策轉變的信號,對市場的影響最大。但由於上述原因,銀行並未實現貨幣寬鬆向信用擴張。因此預計對流動性的預期不會發生變化。
牛市大跌後反彈概率高
正如「改革牛」一文的標題所指,無論股市如何波動,預期整體趨勢上,股市將會呈現慢牛行情。從基本面看,以銀行為主導的間接融資體系未能為改革與轉型提供足夠的支持,經濟的轉型尚未成功,今年是改革與轉型的攻堅之年,包括國企改革、註冊制改革等都還在不斷探索中,因此,目前直接融資具重要的作用。從技術上看,牛市急跌多是正常調整,不會改變趨勢;從歷史經驗看,牛市過程中大跌之後反彈的概率較高。■太平金控.太平証券(香港)研究部主管 陳羡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