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沈丹陽表示,希望通過對話溝通化解貿易摩擦。圖為江蘇連雲港港口碼頭將鋼材裝船出口。 資料圖片
商務部回應美中貿易委員會報告
香港文匯報訊 針對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近日發佈報告評價中國反壟斷執法情況,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昨日稱,該報告中的相關數據表明,中國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一直都是依法、高效、透明、靈活的,沒有比其他司法轄區更為苛刻或嚴格。
據中新社報道,沈丹陽是在當日召開的商務部例行發佈會上作出上述表態的。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不久前再次發佈報告評價中國反壟斷執法情況,該報告重點關注去年9月以來中國反壟斷執法的最新進展。
沈丹陽稱,商務部注意到上述報告提到了兩個相關數據。一是自2008年以來,中國商務部審查的1,000多起案件中,附加條件和禁止的案件只有26起,約佔案件數的3%,其餘97%的案件均無條件通過。無條件通過的比例與世界主要司法轄區相同甚至更高,比如歐盟無條件通過的案件約佔95%。二是自去年9月以來,商務部無條件批准了137起經營者集中案件,同期未附加限制條件和禁止案件。
「這兩個數據說明中國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沒有比其他司法轄區更為苛刻或嚴格,我們做出的審查決定是嚴格根據交易對市場競爭的影響和案件自身的特點做出的。」沈丹陽說。
平等對待所有企業
沈丹陽稱,全面地看,商務部一直是秉承依法、高效、透明、靈活的態度和立場對待反壟斷審查的。審查過程中,商務部平等對待所有企業,認為任何類型的企業都有守法的義務和受到公平對待的權利,違法時都會受到同等的追究。隨着簡易案件公示制度和按季度公開審查信息的開展,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的執法透明度不斷提高。
沈丹陽介紹,目前,商務部反壟斷局還在進行相關工作機制改革與調整,努力通過立法、制度建設和執法能力的提高來不斷改進和完善反壟斷工作。近期重點是在總結執法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審查效率和便利申報企業。
望對話溝通化解摩擦
此外,針對今年以來中國鋼鐵出口遭遇多國貿易救濟這一問題,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昨日回應稱,希望通過對話與溝通化解貿易摩擦,實現雙贏。
沈丹陽指出,中國鋼鐵出口近期呈現加速態勢,首先歸因於歐美市場需求大,其次是中國產品的價格優勢。但歐美輿論則認為中國鋼鐵業產能嚴重過剩,是導致其對外低價傾銷的主要原因,並被多國監管機構相繼列入「黑名單」。對此,沈丹陽說:「中國政府一向主張世貿組織成員應嚴格遵守世貿組織規則,審慎使用貿易救濟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