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據新華社報道,中澳雙邊貿易額2014年達1,369億美元,目前,澳洲是中國海外投資僅次於香港的第二大目的地,中國是澳洲第一大貨物貿易夥伴,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和第一大出口目的地。中澳自貿協定生效後,將進一步促進兩國資金、資源流動和人員往來,推動兩國經濟優勢互補向持久和深入方向發展,更有助中國推進對外開放新格局。
澳農產品受惠 華製造業獲利
有研究報告指出,相比澳洲在自貿協定中獲得的原料、農產品和服務業輸出的關稅優惠,中國從協定中獲利最多的將是製造業,尤其是紡織、服裝、玩具和運動器材等製造行業。這些利好會在10年內逐步變現。
中澳自貿協定是繼韓國之後,中國與亞太地區又一個重要經濟體簽署的自貿協定。中國加快實施自貿區戰略,不僅將推動雙邊經貿關係實現新的飛躍,給民眾帶來更多質優價廉的商品,而且也將為亞太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乃至全球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建亞太自貿區 輻射「一帶一路」
隨着中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廣度與深度不斷拓展,世界需要更多中國聲音,期待更多中國元素。以中韓和中澳自貿協定的「點」,串起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線」,最終再融合匯聚為亞太自貿區的「面」,中國正在從適應國際經貿規則為主向主動參與國際經貿規則制訂轉變。
自貿區戰略也是中國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打造經濟升級版的重要載體。新常態下,中國外貿發展需由規模速度型向品質效益型轉變。
今年5月,國務院發佈《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若干意見》,明確要加快實施自貿區戰略。形成立足周邊、輻射「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自貿區網絡是中國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一大要求。以開放的態度實施自貿區戰略將助推貿易和投資便利化,幫助企業拓展市場、降低成本,讓更多企業從自貿區戰略實施中獲益。
加速雙邊自貿談判,推動多邊貿易協議,並倡導統籌式而非碎片化的自由貿易整體架構。由點到線、由線到面,中國倡導的自由貿易藍圖正在繪就。未來中國將繼續構建全方位開放格局,發揮自貿區對貿易投資的促進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