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內地企業前5月簽訂服務外包合同增長6.3%。圖為服務外包員工在電腦前飛速地記錄訂單。 網上圖片
內地信息服務出口加快 前五月外包合同增6.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琳 北京報道)雖然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內地外貿出口持續低迷,但國際市場對內地的軟件和信息服務需求近年來一直不斷加快。前5月,內地企業簽訂服務外包合同金額425億美元,同比增長6.3%。其中,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出口前四個月增幅同比提升5.3個百分點。專家指出,「互聯網+」釋放服務外包市場潛力,以計算機與信息為代表的中國服務出口,將成為外貿新增長點。
據統計,今年前五個月,內地外貿出口實現5.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0.8%;而服務外包合同金額425億美元,同比增長6.3%,執行金額310.8億美元,同比增長14%。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18日在北京表示,今年以來,中國服務出口步伐加快,5月當月,中國企業新簽離岸外包合同金額46.3億美元,同比增長12.4%。
雲服務海外擴軍
「這幾年我們公司的營業額都是以30%的增速增長,去年已經達到了近4億。」主要為國際公司提供智能終端平台技術解決方案的思科創達副總裁楊宇新告訴本報記者,從拿到第一筆日本車載操作系統的訂單到後來與高通合作,現在公司服務的企業包括微軟、因特爾、索尼、三星等國際知名公司。該公司開發的軟件被廣泛運用在這些公司全球的產品中。
隨着內地信息服務外包需求不斷增多,不少公司開始海外擴軍之路。專注於雲服務的UCloud,2013年11月與香港第一大網絡接入商HGC合作,正式啟動了亞太數據中心的運營;隨着在海外用戶爆炸式增長、海外運營對業務彈性的更高要求下,2014年10月還把雲計算廠商開到了洛杉磯。
像思科創達、UCloud這樣提供高附加值服務出口的公司還有不少。據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4月,內地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出口同比增長20.9%,主要出口至美國、新加坡、中國香港、日本、英國、荷蘭等國家和地區。
信息服務業超日
北京服務外包協會李勁秘書長向本報記者表示,中國的信息服務產業這幾年在快速發展,已經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很多企業在國內市場競爭中經過反覆錘煉,形成了穩定的技術解決方案與產品。而且中國在移動互聯網領域起步較早,現在的技術已經慢慢從追趕走到了引領,很多新應用、新服務不斷湧現,也培養了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李勁指,中國是人力資源大國,互聯網發展多年累積了大量技術人才,可以說中國的人口紅利已經從進城打工的加工貿易延展成高端技術人才這一層,這可能是全球誰也比不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