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6月16日,中核集團在福建福清面向全球組織召開「華龍一號」技術推介會,開啟核電「一帶一路」佈局。 資料圖片
中國版亞洲再平衡戰略 將涉逾60國44億人口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玨 北京報道)中國社科院昨日在北京發佈關於「一帶一路」戰略的系列研究成果,報告稱,「一帶一路」是建立在時代發展需要基礎上的中國版亞洲再平衡戰略,中國要以此為契機,構建橫貫東西、連接南北的歐亞海陸立體大通道。報告估計,「一帶一路」建設將涉及世界60多個國家、44億人口,GDP規模超21萬億美元,料帶動出現一個以發展中國家為主體的世界性新興大市場。課題組專家還稱,中國應加大對中亞、南亞地區的合作力度,可以緩解美國對中國構成的潛在挑戰。
報告稱,雖然「一帶一路」戰略是基於中國的倡議,卻不是自利的,而是包括三個層次的需求: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需要;推進亞洲區域合作的需要;以及促進世界和平發展的需要。「一帶一路」是建立在時代發展需要基礎上的中國版亞洲再平衡戰略,但它與美國的亞洲再平衡戰略明顯不同。美國的亞洲再平衡戰略是在中國經濟快速崛起、中國在東亞的影響力不斷上升的背景下平衡中國,以維護美國利益。而中國版的亞洲再平衡,最直接的追求目標是提升亞洲內部的一體化水平,實現亞洲經濟的均衡增長,是從合作出發的,是基於亞洲經濟發展考慮的戰略。當然,如果「一帶一路」戰略能夠成功地改變亞洲內部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局面、塑造一個一體化的亞洲,同樣將對亞太地區國際秩序產生重大影響。
或出現世界性新興市場
針對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的中國作為,報告提出,鑒於中國與東盟地緣上的相近、經濟上的相互依賴和對基礎設施投資的強大需求,未來一段時期內,中國有必要以構建「一帶一路」為契機,以亞投行為平台,在現有東盟互聯互通、APEC互聯互通、泛亞鐵路網、泛亞能源網、大湄公河次區域互聯互通、孟中印緬走廊、中巴經濟走廊的基礎上,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一起打通歐亞交通網、泛亞鐵路網東南亞走廊和泛亞能源網,構建橫貫東西、連接南北的歐亞海陸立體大通道。
學者預計,「一帶一路」建設將涉及世界60多個國家、44億人口,GDP規模超21萬億美元,分別佔世界的63%和29%,這些國家多數為發展中國家,這在某種程度上意味着,如果「一帶一路」建設進展順利,未來可能出現一個以發展中國家為主體的世界性新興大市場。
此外,課題組還指出,美國也提出了基於自身國家利益的新絲綢之路倡議,劍指中亞、阿富汗和南亞地區。與美國相比,當前中國在中亞、南亞地區所做的制度性安排還不夠,儘管目前中亞、南亞地區對中國尚不能構成類似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所帶來的現實壓力,但從中長期趨勢來看,美國在扶助該地區的同時,對中國進行戰略遏制的方向並沒有改變,一旦新絲綢之路倡議與TPP所形成的包圍圈合攏,這將極大限制中國對外發展空間,如果中國加大對中亞、南亞地區的合作力度,必將緩解美國對中國的潛在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