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王惠成(中)建議,政府簡化現時學校招標及採購程序,並向學校提供全面的校巴服務資訊。左為林翠玲、右為蔡若蓮。 鄭伊莎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鄭伊莎) 近年校巴服務供不應求、收費急增,令學界大受困擾。一項調查顯示,九成學校反映校巴公司報價上升,加幅平均達14%,當中11%學校面對逾三成的加幅。有17%學校面對「零入標」窘境,數目雖較去年減少,但意味着這些學校在開學時學生或面臨「無車搭」危機。就運輸署早前建議增加用作校巴的非專營巴士牌照(A03R),但34%學校認為這無助解決問題,教聯會建議政府簡化學校招標及採購程序,並向學校提供全面的校巴服務資訊,助學校找到合適的校巴公司。
教聯會上月向全港學校發出問卷,獲得212間有提供校巴服務的學校回應,當中以小學為主。調查顯示,97%學校直指近年校巴招標困難。有需要招標的117間學校中,44%今年提早招標,並已完成招標過程,較去年上升17百分點。據了解,每校平均向7間校巴公司發出招標邀請,但平均只接獲1間公司報價,反映承辦商對提供校巴服務的意慾低落。
自購巴難覓司機 有牌亦無用
教聯會副主席林翠玲透露,今年有20間學校無接到入標申請,情況較去年的35間有所減少,但這些學校在新學年能否提供校巴服務仍然成疑。不過,就算「有幸」獲得報價,九成學校指校巴公司報價上升,加幅平均達14%,當中近一成指加幅逾30%,幅度令人吃驚。
為解決校巴供不應求的問題,運輸署早前建議增加只可用作校巴的非專營巴士數目。不過,僅36%學校認為此舉能有效解決問題,34%則認為無用。身兼福建中學(小西灣)校長的教聯會副主席蔡若蓮認為,這反映學界對運輸署增發校巴牌照的成效意見不一,運輸署對新方案的宣傳不足。她指該校早年自行購入校巴,但自去年司機退休後,因校巴司機供應不足,至今仍未能聘請到司機,故就算政府發牌也未能解決問題。
教聯會副主席王惠成亦指,有位於九龍塘的幼稚園因有5名學童居於大埔,需要校巴服務,但人數太少,未有校巴公司入標,最後由教聯會協助尋找有提供相近路線的校巴公司。他續指,由於A03R是大型校巴,就算校巴公司購入牌照,每日亦只能接載一間學校的學童,經營成本非常高,未能吸引業界。他指在上述情況下,即使政府增加發牌,亦無助解決問題。
促簡化學校招標採購程序
王惠成建議,政府應簡化現時學校招標及採購程序,減輕學校招標校巴的行政工作以吸引承辦商入標,並向學校提供全面的校巴服務資訊,以便學校聯絡合適的校巴公司承辦有關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