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內地股市大幅波動,像過山車那樣急升急跌,令投資者時而欣喜若狂,時而心驚膽顫。昨日也是全天高低波幅達一成。出現這樣大幅波動的原因值得關注。如何全力打造一個令股市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真正讓市場來決定股市的走向和個股的升跌,發揮股市對經濟的推動作用,也讓投資者得到應有的回報,是值得有關方面認真研究解決的問題。
按照經濟學的理論,股票市場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它應該反映出宏觀經濟的變化。由於中國的股市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才開始起步,總體上雖是持續向前發展,但期間也經歷了許許多多的風風雨雨。尤其是從2007年10月16日,上證指數達到6124點的歷史高位之後,股市就開始輾轉下跌,低迷不振,到今年初更跌至2000點左右的低位。中國經濟這幾年來一直都有7%-10%的高速增長,但股市卻是如此乏力,與宏觀經濟不俗的表現很不相稱。許多專家指出,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內地股市尚未發育成熟,無論從公司上市,還是股票市場的運作等環節上,還存在着釵h非市場化的因素影響,特別是受到政策性因素影響更大。
客觀上說,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也需要有一個活躍的股市,有關方面在現階段採取一些措施來激活股市,也是很有必要的。問題在於市場有其本身的運行規律。對於內地股市來說,最為重要的是創造一個讓股市正常運作及健康發展的大環境,提供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環境、盡量與國際接軌的監管及交易制度,依法監管和保障投資者正當的權益。比如,對於散布虛假消息來牟利者、以不正當手段來擾亂市場者、進行內幕交易等等不法行為,監管當局就要大力打擊,以確保股市健康發展。至於股市的走向和個股的升跌,主要應由市場來決定。最近股市的波動與調整,與其前段時間上升過快過猛,也有一定的關係。畢竟三個月內,股市總體竟漲了一倍,牛發瘋起來,也是會傷人的。因此,有關方面需要一方面加強監管,打擊非法行為,保護投資者利益;同時,也要根據經濟運行本身的規律辦事,盡量減少對股市的直接影響,讓其慢慢回復理性,確保股市朝着穩健的方向運行。
隨着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上市公司的贏利能力不斷提高,加上有關方面監管股市的經驗不斷成熟,內地股市還是一個充滿希望、能夠為理性投資者帶來相應回報的巨大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