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匯業證券策略師 岑智勇
雖然今年並未有出現「五窮」,但並不代表港股市場能安然無恙。原因是踏入7月,港股在歐債及中國因素夾擊下,最多跌近2,700點,相當於在短短一周之內,恒指蒸發了超過一成市值!面對如斯情況,筆者平常使用的系統,近日也沒有利好訊號出現。這也難怪,原因是近日港股多次出現逾1,500隻股份下跌,跌勢甚為全面。但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在近期大跌之後,現時恒生指數及國企指數的市盈率(PE)分別為9.94倍及8.19倍,估值較A股、歐美及其他主要市場都便宜,是一個作中長線吸納的機會。
對相對保守的投資者而言,大可以趁低買入盈富基金(2800)或恒生H股ETF(2828)等追蹤恒指和國指的ETF,作博反彈之操作。另一個可考慮的做法,是在指數中尋找較具潛力者,但風險也會相對較高。在恒生指數和國企指數成份股中,筆者以不同條件去做篩選,首先是找出較高貝他系數(Beta)的股份。由於這類股份的股價變化幅度會較指數為高,一旦大市回穩,這類股份的反彈力度或會高於指數。在恒指及國指成份股中,Beta值較高的股份為海通證券(6837),達1.57倍。
海通證券高貝他值可留意
然而,海通證券在7月8日曾因要回購股份而申請停牌,股份復牌後出現急跌,相信要在補跌完成後,才能成為博反彈之選。海通證券的例子正好說明,在大跌市中申請停牌,投資者也會待股份復牌後把股份沽出,難逃一跌﹗其他Beta值較高的股份還包括百麗國際(1880)、中國人壽(2628)、中國太保(2601)、新華保險(1336)及中國太平(0966),全都是與內地或金融業相關,都可待市況回穩後,多加留意之選。
百麗國際股息高達7.7%
另一方面,股息率高的股份,也能提供防守性。在恒指及國指成份股中,以百麗國際(1880)的股息率最高,達7.7%。然而,集團早前公布的首季度同店銷售並未如理想,只宜作短期炒作,未必是長線投資的理想對象。至於其他股息率高於6%的股份,包括匯控(0005)、金沙中國(1928)、利豐(0494)及農業銀行(1288)。
最後,筆者在恒指及國指成份股中,找出股東回報率(ROE)高於20%,而市賬率(PB)低於1倍的股份,結果包括領匯(0823)及民生銀行(1988),兩者的ROE分別為25.4%及20.3%;PB分別為0.86倍及0.99倍,估值甚為吸引,皆可考慮在市況低迷時,作中長線的吸納。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
沒持有上述股份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