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希法領導人(左及右)言談甚歡這一幕,恐怕埋下歐盟分裂的伏線。 美聯社
曠日持久的希債危機談判迎來突破,暫時解除希臘脫離歐元區的危機,避免了歐豬國骨牌式「脫歐」導致歐元崩潰的最壞局面,但卻絕非「圓滿結局」。談判嚴重撕裂歐洲,作為歐盟兩大支柱的德國及法國立場嚴重分歧,為歐盟的團結響起重大警號。一旦裂痕蔓延至其他戰線,包括制裁俄羅斯及與美國的自由貿易協議談判,勢必進一步重創歐盟政治實力。
希債談判初期,歐元區國家幾乎一致支持德國,要求希臘厲行緊縮。然而隨荍げ臟M機最近幾星期急劇惡化,部分國家態度明顯轉變,到希臘總理齊普拉斯上周向債權人「跪低」,歐元區實質已分裂成兩大陣營,一邊是以德國為首、主張「紀律」重於一切的強硬派,另一邊則以法國為首,認為維持歐洲「團結」才是首要,堅拒把希臘逐出歐元區。
德法分歧 英公投勢受影響
德國作為希臘最大債權國的同時,過去幾年亦耗費大量公帑救助希臘,故不少德國人均反對繼續援助希臘,甚至有聲音公開支持把希臘逐出歐元區。分析指,這些壓力可能迫使德國總理默克爾在談判桌上企硬,但德國無情地要水深火熱的希臘再百上加斤,難免令人擔心歐洲在德國「鐵腕」領導下的發展前景,尤其是英國將於2017年前舉行脫歐公投。
希債危機另一啟示,是歐元對歐洲權力天秤的影響,當年法國提出設立歐洲共同貨幣,首要目的便是制衡即將合併的東西德。然而如今看來,歐元不僅未能限制德國權力,反而因為德國強橫的經濟實力,令該國成為歐元的最大支柱,並得以坐上歐盟的駕駛座。
推翻初衷 「水刑」加劇恐歐
德國在談判期間一度提出希臘短暫離開歐元區的可能性,亦徹底推翻了歐元「沒有回頭路」的初衷。雖然估計德國只是想以此恫嚇希臘,但已肯定重創投資者對歐元的信心。歐元區處處威逼希臘,有評論形容行徑猶如「水刑」,難免加劇各國人民恐歐心態,恐怕會進一步加強疑歐勢力的聲勢。 ■英國廣播公司/《華盛頓郵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