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機管局建築工程環保事務總經理李仲騰指,會就委員建議完善報告後遞交環諮會。 鮑旻珊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鮑旻珊)機場第三跑道於去年獲環諮會有條件通過,環諮會委員昨日與機管局討論高速船的海上交通管理,並得出兩項結論,包括建議機管局考慮分流西行的高速船至三跑以北的航道;以及擴大限速範圍至其餘六成向北行的高速船,以進一步保護中華白海豚。機管局回應指,會就委員的建議去完善報告,稍後遞交環諮會。
環諮會於去年有條件地通過機場第三條跑道的環評報告,包括18項條件及4項建議,昨日環諮會開會討論由機管局提交海天客運碼頭的高速船海上交通管理計劃。會上,不少委員關注計劃中部分高速船需改新航道,而航道位於沙洲以北,雖是限速水域,但同時為中華白海豚經常出沒的水域,屬重要生態環境。
主席林群聲在會後表示,基於委員的質疑,遂建議機管局考慮安排船隻行駛三跑以北的航道,以分流西行的高速船,將船隻對中華白海豚的影響分散。 林群聲續指,現時四成向西行的高速船會駛經限速水域,要由30海哩至40海哩減至15海哩,建議機管局將其餘六成向北行的高速船亦要減速至15海哩,將限速擴展至所有由海天碼頭開出的高速船,進一步加強對白海豚的保護,現階段會等待機管局就以上建議提交回覆,再決定是否需要開會討論。
機管局三跑道項目環保事務總經理李仲騰回應指,機管局委託的國際海豚保育專家評估後,建議西行船隻繞道沙洲及龍鼓洲以北的水域,並會限制高速船至15海哩,減低對白海豚的影響;亦不建議在其他地方限制船速,他引述專家指,由於船隻進入限制區前,已逐步減速,若頻繁改變船速可能對中華白海豚造成更大滋擾。
船裝識別系統 超速即警告
李仲騰亦指,為實時追蹤船隻的航行路線及船速,所有高速船會裝上自動識別系統,若發現不符合的情況,會發出警告信予相關船隻,如情況持續,則會要求停止航行及提交報告。他表示,有關計劃與營運者有共識,希望在今年年底前可推行,並會就委員的建議去完善報告,稍後遞交環諮會。
至於有委員提出船速限制至10海哩,李仲騰稱,高速船一般是30海哩至40海哩,15海哩已經是最低,若調低至10海哩,會令船隻在行駛時出現不穩定的情況,影響海上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