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7月23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科學理性看待「鉛水」問題


屋h「鉛水」問題仍未解決,再有屋h被發現食水含鉛量超標。由於遲遲未找到確實的源頭,很多市民陷入「鉛水慌」。市民對健康威脅的憂慮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要消除他們的憂慮,政府除盡快查清成因,隔斷污染源外,還應邀請專家進行更多的科學解釋,提升市民科普知識,能夠更加理性地看待和應對「鉛水」問題,消除誤會,也更能看清一些人打蚚鰝`民生的幌子,將「鉛水」事件政治化,人為製造恐慌的不良用心。

食水含鉛超標事件令屋h居民「談鉛色變」。其實,水質、管道、專科醫生等專家認為,食水含鉛可來自水龍頭、管道、焊錫、水缸瓷磚或環境污染,而香港以最嚴謹的標準規限食水含鉛量,市民驗血出現超標,只要在安全範圍,實無須過分恐慌。香港病理學專科學院發言人、瑪嘉烈醫院病理學部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黃立己指出,本港採取較嚴謹的標準,過往美國有研究指有人飲用含40至50微克鉛的食水長達數年亦無事,因此相信今次「鉛水」事件不會對市民健康造成太大威脅。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指出,人體吸收水中的鉛有限,大部分溶於水的鉛會隨尿液排出體外,即使血鉛含量超出政府的標準,每100毫升血液含鉛量超過10微克,亦無須太緊張。

《城市論壇》上周日討論「鉛水」問題,香港管線專業學會會長黃敬指出,水務署過去的水質報告顯示,東江水、公共用水的含鉛量均低於世衛標準,每公升水含鉛量不足一微克,「鉛水」問題可能來自水龍頭、管道、焊錫、水缸瓷磚或環境污染。同場的英國特許水務學會香港分會前主席簡國樑指出,香港以世衛每公升水含鉛量不多於10微克作標準,要求遠高於其他地區,例如美國的標準是15微克上限、英國標準是50微克上限,但有關國家的民眾亦是如常生活,故市民無須過分恐慌。

這些有關「鉛水」成因和影響的權威解說,對市民增加科學資訊、國際比較信息等,無疑有很大幫助,但還遠遠不夠。政府有必要與權威醫療、科學機構和人士合作,利用高效的公共資訊平台,系統向市民提供「鉛水」成因與防範、危害與標準等方面的全面資訊,讓市民掌握相關的科學知識,能夠理性看待自己面臨的問題,消除不必要的、過分的恐慌情緒。

相關新聞
科學理性看待「鉛水」問題
醫療事故勿淡化 加強管理不容緩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