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96歲的小林寬澄精神矍鑠,在家中接受本報記者梁鍾文採訪。
在中國對這些反戰義士的貢獻念念不忘時,小林寬澄同樣記掛着曾對他有過恩情的中國人民。為感謝曾經冒着生命危險隱蔽、幫助過自己的李姓農家,回到日本的他用了十幾年時間尋找恩人,以求當面謝過。
獲悉心照顧 儼如親兄弟
小林對記者說,這個心願只完成了一半,雖然在山東媒體的幫助下回到了沂蒙山區,並找到了當年藏身的李家,但給過他巨大幫助的老李已經去世。「當時組織安排我隱蔽在北山坡的山洞裡,老李早就幫忙鋪好了麥秸和蓆子,甚至還準備了炕桌、油燈、茶壺茶碗,考慮得十分周全,」小林回憶,「那時一日三餐全靠老李照顧,有饅頭、大餅、炒菜,還有自家做的點心,有時老李還會帶一些酒和下酒菜,我們跟親兄弟一樣,推杯換盞、飲酒閒談。」
除了日常生活的照顧,老李為小林的安全也時刻保持着警惕。有一夜,忙着翻譯書籍的小林正點着油燈工作,忽然聽到洞口傳來老李的聲音,「有燈光透出來了,草蓋子要蓋好啊!」小林心中大為感動,原來白天做完農活的老李,夜裡還特意為自己巡邏。
始終感念着這份生死情誼的小林在90歲那年回到了沂蒙山區,他一步一蹣跚地走到老李墳頭,動情道,「我來看你了,老李大哥。當年我得到了你的無私幫助,隔了65年才來看你,覺得很對不起。請你放心,我會繼續為中日人民的世代友好做工作。」說罷忽然深深一跪,向65年前的恩人兄弟表達了自己最真誠的謝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