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紀錄片團隊在重慶採訪抗日將領張自忠的警衛員曹延明老人(中)。 本報安徽傳真
從2013年下半年起,蚌埠廣播電視台紀錄片創作室的幾位編導便趕赴重慶、無錫、南陽等十多個城市,拜訪20多位與淮河阻擊戰相關的抗戰老兵。紀錄片《淮河阻擊戰》目前已進入緊張的後期製作環節。「就在我們採訪的一年多時間裡,已經有3位曾受訪的抗戰老兵相繼去世。」紀錄片創作室的總編導朱麾告訴記者,他們力爭今年9月完成紀錄片的製作,這些已是90多歲高齡的抗戰老兵沒有太多時間可以等待。
網絡求助 尋老兵下落
在紀錄片拍攝之初,編導宋婧就遇到了一個難題。「參加淮河保衛戰的國民革命軍有東北軍、西北軍、川軍等,戰鬥結束後這些部隊又赴各地打仗,想要找到這些抗戰老兵,着實困難。」後來宋婧無意間找到了關愛抗戰老兵網,並在那裡的論壇發帖求助,不久後就有各地的志願者為她提供了老兵們的信息。宋婧告訴記者,在志願者的協助下,製作團隊先後去過河南、四川、重慶、廣西等多地拜訪老兵,由於這些老兵的年紀基本都在90歲以上,很多老兵已不能說話或臥病在床。在製作團隊拜訪過的20多位老兵中,最終能接受採訪的僅十幾人。
而在此期間,製作團隊得知有3位受訪老兵已相繼去世。「記得去年去無錫採訪孫殿修老人時,他的身體還算硬朗,但是說走就走了。」宋婧始終記得孫殿修老人給他們講述抗戰經歷時的樣子。編導姚敏感歎道,再過幾年,再想採訪參加過抗戰的老兵就更難了,這些老兵在去世之前留下的影像資料十分珍貴,他們會很好地保存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