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李大霄稱,救市主力應是「國家隊」、大型央企等實力機構。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倪夢璟 上海報道)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A股市場亦受重創。昨日滬指暴跌8.49%,創下8年來最大單日跌幅。雖然大市暴跌逾2,000個股跌停,可是昨天未聞救市資金入市消息。多名專家呼籲救市持續,並稱救市將是長期過程。而對於養老金入市,專家認為,長期來看會對股市產生實質性利好,也有專家預言,下半年至少還會再有兩次降準。
有分析指,昨天大跌市主要受幾個原因影響:一是內地經濟數據欠佳,加上市場對貨幣政策有疑慮;二是受周五歐美市場和昨日亞太區市場動盪所影響;三是市場對於中國證監會關於證金公司去向表態的理解不一。
散戶應遠離槓桿嚴控風險
目前,內地股市信心脆弱、情緒恐慌,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在昨日緊急呼籲救市,並稱救市主力應是「國家隊」、大型央企等實力機構,散戶則要遠離槓桿及黑五類,嚴格風險控制。內地經濟學家宋清輝亦稱,中國救市遠遠沒有結束,從海外成熟市場的經驗看,救市必然會經歷較漫長的過程,不會僅僅持續四個星期。
養老金入市短期影響有限
國務院上周末公佈《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意味着養老金全面委託投資時代即將開啟。不過,市場上隨即出現了養老金入市將推低股市的說法。宋清輝並不認同。他解釋,養老金入市非由證監會主導推動,它對股市的短期影響有限,但從長期來看,養老金入市將會給A股帶來巨額長線資金。
下半年至少還會降準兩次
雖然多數投資者預期的降准,亦並未在周末出現,宋清輝認為,在中國經濟結構深度調整的窗口期,CPI連續處於低位運行的背景下,貨幣政策一定會寬鬆加碼。他預計,2015年下半年至少還會有兩次降準,同時降準和降息的間隔會縮短,對於A股市場而言也將構成利好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