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8月25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專家:內地救市將是長期過程


放大圖片

■李大霄稱,救市主力應是「國家隊」、大型央企等實力機構。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倪夢璟 上海報道)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A股市場亦受重創。昨日滬指暴跌8.49%,創下8年來最大單日跌幅。雖然大市暴跌逾2,000個股跌停,可是昨天未聞救市資金入市消息。多名專家呼籲救市持續,並稱救市將是長期過程。而對於養老金入市,專家認為,長期來看會對股市產生實質性利好,也有專家預言,下半年至少還會再有兩次降準。

有分析指,昨天大跌市主要受幾個原因影響:一是內地經濟數據欠佳,加上市場對貨幣政策有疑慮;二是受周五歐美市場和昨日亞太區市場動盪所影響;三是市場對於中國證監會關於證金公司去向表態的理解不一。

散戶應遠離槓桿嚴控風險

目前,內地股市信心脆弱、情緒恐慌,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在昨日緊急呼籲救市,並稱救市主力應是「國家隊」、大型央企等實力機構,散戶則要遠離槓桿及黑五類,嚴格風險控制。內地經濟學家宋清輝亦稱,中國救市遠遠沒有結束,從海外成熟市場的經驗看,救市必然會經歷較漫長的過程,不會僅僅持續四個星期。

養老金入市短期影響有限

國務院上周末公佈《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意味着養老金全面委託投資時代即將開啟。不過,市場上隨即出現了養老金入市將推低股市的說法。宋清輝並不認同。他解釋,養老金入市非由證監會主導推動,它對股市的短期影響有限,但從長期來看,養老金入市將會給A股帶來巨額長線資金。

下半年至少還會降準兩次

雖然多數投資者預期的降准,亦並未在周末出現,宋清輝認為,在中國經濟結構深度調整的窗口期,CPI連續處於低位運行的背景下,貨幣政策一定會寬鬆加碼。他預計,2015年下半年至少還會有兩次降準,同時降準和降息的間隔會縮短,對於A股市場而言也將構成利好效應。

相關新聞
港股瀉千一 外圍喘穩 (2015-08-25) (圖)
全球主要股市高位回落 (2015-08-25) (圖)
十大表現最差藍籌 (2015-08-25) (圖)
十大表現最差國指成分股 (2015-08-25) (圖)
中移市值失1600億 長和跌出紅底 (2015-08-25)
全球股災成因 (2015-08-25) (圖)
美媒:人行最快月底降準 (2015-08-25)
滬指暴瀉8.5% 洞穿「救市底」 (2015-08-25) (圖)
曾俊華:波動加劇慎防風險 (2015-08-25) (圖)
大行分析:摩通:股市超賣 再跌加倉 (2015-08-25) (圖)
專家:內地救市將是長期過程 (2015-08-25) (圖)
經紀直擊:港散戶識驚 撈底少沽貨多 (2015-08-25) (圖)
散戶反應:內地股民心冷 多看淡前景 (2015-08-25) (圖)
財爺預警 金融危機恐再爆 (2015-08-24) (圖)
專家評後市及投資策略 (2015-08-24)
李民斌憂港股「激震」 籲小心 (2015-08-24)
港股ADR上周五大跌 (2015-08-24) (圖)
特稿:全球進入熊市? (2015-08-24)
三大股指表現 (2015-08-24) (圖)
曾俊華憂匯率波動衝擊香港 (2015-08-24)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