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王宜林(中)指,公司對天然氣業務高度重視。張偉民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涂若奔)受國際油價低位震盪、內地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和市場需求低迷影響,中石油(0857)中期業績錄得大幅倒退。業績報告披露,截至6月30日,股東淨利潤為254.0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降低62.7%;每股基本盈利0.14元。派中期息0.06247元,亦大幅減少62.7%。副董事長兼總裁汪東進表示,在國際油價持續低迷下,天然氣業務的發展顯得更加重要,將會成為公司新的增長點。
業績報告披露,期內公司原油產量4.775億桶,同比增長2.6%;可銷售天然氣產量15,496億立方英尺,同比增長3.6%;油氣當量產量7.359億桶,同比增長2.9%。受原油價格下降以及石油特別收益金(即俗稱的「暴利稅」)起徵點提高影響,期內未發生石油特別收益金,比上年同期減少359.76億元,資源稅亦比上年同期減少了37.06億元。
煉油化工業務扭虧
值得留意的是,期內煉油與化工業務經營利潤達46.57億元,同比扭虧增利80.92億元,是2011年以來首次產生盈利。其中煉油業務實現經營利潤55.5億元,同比增利11.95億元;化工業務經營虧損8.93億元,同比減虧68.97億元。
天然氣與管道業務亦是另一大亮點,經營利潤達148.67億元,同比增長264.1%。期內銷售進口氣及LNG淨虧損106.26億元,同比減虧97.34億元。
非常規氣發展迅速
多位高層昨日均在業績會上看好天然氣業務前景。汪東進透露,在「十三五」期間,常規氣每年將新增產能90億立方米,到2020年時產能可望達到850億立方米至900億立方米。
頁岩氣亦取得很大進展,今年已建成26億立方米產能,到2020年時將增至100億立方米。緻密氣亦發展迅速,到「十三五」期末將達300億立方米。即是到2020年,常規氣和非常規氣的總產能將達到1,200億立方米以上。
董事長王宜林亦表示,公司對天然氣業務高度重視,目前在內地市場的佔比達到七成。今年的銷量放緩,主要是由於需求放緩,以及與經濟發展的轉變密切相關,相信未來的需求和價格均會隨着市場發展產生變化。
他又談及從中海油重回中石油的感受,稱近期已到基層調研,絕大部分員工仍致力於油氣業務的建設和發展,他本人「很有信心帶領這支隊伍令公司穩健發展」。
人幣貶值有利收益
問及人民幣近期貶值的影響時,汪東進指,在原油的美元價格不變下,人民幣貶值總體對公司有利,每貶值1%,可提升公司收益10億元,若人民幣貶值一成,將令利潤增加100億元。他又透露,今年的資本支出較去年下降12.6%,未來或會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壓減。
業績報告披露,今年全年的目標資本支出為2,550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