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抗日根據地掀起了大生產運動,軍墾屯田,一面開荒生產,一面保衛邊區。 資料圖片
國力的懸殊,使中國在抗日戰爭中只能通過持久戰拖住對手,並付出慘重代價。但在戰爭進行的同時,中國各界人士不忘以各種形式進行自救及推動改革,為戰時提供經濟後盾,更為戰後的復興保存實力、積聚能量。
戰爭爆發後,1937年10月,國民政府決定遷都重慶,同期推進的工業大內遷,後人譽為中國的「敦克爾克大撤退」,評價是國脈存續的關鍵,保存了復興的基礎。
工業向西遷於1937年8月緊急提上日程,當時戰爭一觸即發,內遷範圍最早劃定為「制定軍需廠」和「國防上可利用者」,其次是「現在民生必須者」,後來擴大到「不屬以上兩種而可藉培植工業中心者」和普通工廠,以「保全資源免資敵用」。
在全面戰爭爆發後,中共在陝西邊區領導的抗日根據地掀起了大生產運動,軍墾屯田,一面開荒生產,一面保衛邊區。西方史學家評價,這場運動保證了當地自給自足,更重要的是,毛澤東所推行的農民路線,使他獲得數以億計農民和知識分子的支持,並最終改變這個國家。1942年中共號召根據地軍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難,機關、學校、部隊全部參與大生產。到1942年底,陝甘寧邊區的生產自給率就達到六成以上,1943年自給自足,不再需要徵收抗日救國糧。更重要的是群眾的罵聲沒有了、怨氣消解了。
中國人民追求民主進步的腳步並未因戰爭減慢。1937年毛澤東提出,爭取政治上民主自主,是保證抗戰勝利的中心一環。
此外,中共在根據地實行的一系列新政治、新經濟、新文化政策,包括減租減息這樣的農村經濟政策,大生產運動這樣的軍農一體化制度,以及「三三制」政權結構形式(即在抗日民主政權中人員的分配,共產黨員大體佔三分之一,左派進步分子大體佔三分之一,中間分子和其他分子大體佔三分之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這樣的政治包容策略等,對於動員全面抗戰、爭取抗戰勝利,乃至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