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9月4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少年從戎經歷 家國鄉愁情懷


放大圖片

■莊奴與妻子鄒麟在圖書室接受訪問。 孟冰 攝

莊奴於一九二一年出生在北京,父親是國民黨軍官,二十歲考入北平中華新聞學院,抗日戰爭時期投筆從戎,來到重慶參加抗戰:「那時我是童子軍,但教官告訴我們,童子軍雖然年紀最小,可是有個『軍』字,一定要表現好,最要緊的一條是『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直到現在,我的人生信條都是如此。」

「那個時代,真是吃盡苦頭,你不曉得,我偷偷哭了多少次,想家,想母親,常常罵自己『誰讓你參加抗戰的,你好好的讀書不好嗎』,我常常一邊流眼淚一邊唱歌,唱的都是『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一九四九年,莊奴隨國民黨軍隊去了台灣,離開祖國,一水相隔,如同兩世。

「當我年幼時,知道的不太多,我問媽媽要什麼,媽媽就給我什麼;當我長大後,知道的已夠多,媽媽從不要什麼,我也沒給她什麼;我給她的那樣少,她給我的那樣多,為什麼為什麼,媽媽始終沒有告訴我」-這首小詩,是莊奴剛到台灣不久時,思念故鄉和母親寫下的。等到兩岸通航後,他再次回到內地,父母早已離世,而兄弟姐妹都以為他已在戰爭中喪命。

莊奴喜歡寫內地的事和風景。在遠離祖國的幾十年中,身隨難回國,心卻寄託於祖國的小舟上,筆下文字蕩漾着鄉愁。

相關新聞
詞壇泰斗追求人生真善美 莊奴的「甜蜜蜜」晚年 (圖)
少年從戎經歷 家國鄉愁情懷 (圖)
徐悲鴻與弟子鮮為人知的往事 (圖)
百家廊:你生命中的兩條路 (圖)
雙城記:黑暗之都
此山中:美國,混血美人窩 (圖)
隨想國:長壽
演藝蝶影:戲劇同學二三事
翠袖乾坤:空洞與荒涼
古今談:香港商業快被深圳超越
《進擊的巨人》的期待落差 (圖)
影訊:「意大利電影週」月中開鑼 (圖)
紀錄片傳遞民族文化
影音館:《特務型戰》將「有型」進行到底! (圖)
流金歲月:俠女本色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