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5年9月5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貴州「二十四道拐」見證中美聯合抗日


放大圖片

二戰期間,一張由美國通信兵約翰·阿爾貝特拍攝的照片刊登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畫史》上,長長的美軍GMC大卡車隊,裝載着美國援華物資,行駛在多處呈「S」形的公路上,無聲地訴說着「中國抗戰生命線」的艱苦卓絕,也成為中美聯合抗日的歷史見證。然而,一直以來,人們都以為這著名的「二十四道拐」在滇緬公路上。直到2002年,雲南學者、二戰史專家戈叔亞耗時七年,終於破譯了這張老照片,在貴州晴隆境內找到「二十四道拐」的真身,糾正了57年的謬誤,並逐漸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香港文匯報記者 徐悅 貴州晴隆報道

這條位於滇黔公路上的「二十四道拐」,舊稱「鴉關」。1935年,在修建滇黔公路時,人們沿晴隆大山面南坡開鑿了這24個弧形彎道,從山腳至山頂長達4公里,有限路面寬約6米。從山腳第1道拐到山頂第24道拐之間的直線距離約350米,垂直高度約250米,路的坡度約60度左右,乘車由下至上約需8分鐘,由上至下約6分鐘。當年的中緬印戰區交通大動脈,如今由晴隆縣公路局養護,仍可正常通行。

拍紀錄片引考察動機

美國通信兵約翰·阿爾貝特讓「二十四道拐」享譽世界,而幾十年後,當人們研究這段歷史時,卻找不到這條路的準確位置。雲南學者戈叔亞也是其中之一。「只要多少了解一些抗戰史的人,多半都見過這張照片。所有人都以為這地方在雲南,但誰也沒有真正見過。」戈叔亞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講述自己重新發現「二十四道拐」的經歷。

1995年,正值抗戰勝利50周年,雲南電視台打算拍一個叫《風雨滇緬路》的紀錄片,打算找一找「二十四道拐」,當時詢問了許多專家,有人說在怒江兩岸,有人說在瀾滄江兩岸,還有人說在滇緬公路的最高峰。戈叔亞他們到實地查看後,很明顯就能看出來這些都不是照片的拍攝地。直到紀錄片拍完,大家也沒有找到這條路。「找了很多地方都不對,我就對這個問題更好奇了。之後有時間我就常常拿着照片去向人詢問,得到的答案仍然是雲南。」戈叔亞說,他走訪了歷史學家和中、日、美的二戰老兵,並沿着滇緬公路進行了無數次實地考察,他甚至跑到緬甸臘戌,還從雲南邊境的畹町沿史迪威公路經緬甸八莫到達密支那,卻始終一無所獲,照片與實地對照,總是相差甚遠。

童年記憶助確定目標

2001年底,戈叔亞和在日本工作的中國電視人朱弘交流。朱說日本老兵和學者也都認定「二十四道拐」在滇緬公路上,只有一個選用過這張照片的雜誌編輯森山康平說好像是在貴州省內,而森山康平也是從美國國家檔案館取照片時得到的這個信息。「我當下就覺得這個信息是可靠的。」戈叔亞回憶起年幼時的一段趣事,原來,早在60年代,年幼的戈叔亞就曾經和夥伴們離家「冒險」,他們偷偷上了去貴陽的火車,到了貴陽之後,因為身無分文,只能打電話向家裡求助,家裡人託部隊裡的熟人把他們從貴陽接了回來。「我們當時坐在大卡車的貨倉裡,我就記得我好像看見過這地方,因為『二十四道拐』是從貴陽開車到昆明的必經之路。」戈叔亞說,因為這個模糊的記憶,他的思路豁然開朗,相信自己苦苦尋覓的「二十四道拐」就在貴州境內,而且是貴陽到昆明的公路上。

2002年春節一過,戈叔亞立馬動身去了貴州,他擔心春天樹葉長出來會遮擋公路。戈叔亞首先到了貴州安順,找到公路管理局,所有人都沒見過這個地方,只有一個大姐告訴他:「好像在黔西南」。過了幾天,戈叔亞在安順文廟參觀,碰到幾個遊客,與他們攀談起來,其中一位就明確告訴他,這地方在黔西南州晴隆縣,出縣城往昆明方向1.4公里的地方。戈叔亞迅速趕到晴隆,拿着照片詢問,當地的所有人都很肯定地告訴他「二十四道拐」就在縣城南郊。第二天,他僱了一輛三輪車到了「二十四道拐」。他爬到對面山上,終於親眼看到了「二十四道拐」的全貌,並拍下了一張盡可能接近原圖的照片。很快,戈叔亞將文字資料和照片投給《羊城晚報》,2002年3月24日,《世界聞名的「24拐」原來在貴州!》的報道造成很大反響,當時報道這樣表述:「一張老照片的破譯,改正了一個57年的謬誤。」

相關新聞
特稿:習近平密集晤外國政要 啟新式主場外交 (圖)
美續關注中國軍隊現代化 (圖)
日媒:未點名批評 利中日關係改善
台學者:裁軍釋出和平善意 (圖)
普京:中國閱兵為「免戰」
40兵圍心形 撐戰友求婚 (圖)
受閱老英雄:我激動,我驕傲
白求恩衛生兵成國民女神 (圖)
花絮:戰機坦克模型網上熱賣
特稿:老兵方隊服飾度身訂做
港各界觀禮 籲珍惜和平盛世 (圖)
民調:僅25%港青對抗戰史認知理想
花絮:全體唱國歌 團員做足禮儀
抗戰勝利70周年系列報道 (圖)
貴州「二十四道拐」見證中美聯合抗日 (圖)
晴隆遺址公園下月開放 (圖)
美軍修彎護坡 改善行車條件 (圖)
當地人孜孜不倦保護文物 (圖)
抗戰勝利70周年系列報道 (圖)
打虎猛將趙登禹 大刀威名喪敵膽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