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時俊偉熱愛蛋雕技藝。 記者高攀 攝
「豹子頭」林沖雪夜匆忙趕路、黑臉的李逵看上去莽撞而純真、「母夜叉」孫二娘雙手叉腰、橫眉冷對......在河南項城市農民時俊偉的刻刀下,水滸108將被雕刻在一個個紅皮雞蛋殼上,每一個人物都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香港文匯報記者 高攀,實習記者 任皛 河南報道
今年49歲的時俊偉沒有美術功底,也沒有專業的老師指導,但他熱愛「蛋雕」,而且他有個習慣,買雞蛋只買紅皮的。10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用刀刮雞蛋殼時發現紅色的蛋殼上可以刮出留白的地方,於是就嘗試着在雞蛋殼上雕刻。最初,他照着書畫上的圖案雕蛋殼,起初只是雕朵花、刻隻鳥,後來在一枚蛋殼上他可以雕刻出十二生肖。手藝成熟了,從小就喜歡看《水滸》的時俊偉琢磨着,要把108名梁山好漢都雕刻在蛋殼上。
精雕細琢 一年完成
時俊偉的第一批108名水滸好漢,經過一年多的精雕細琢才完成。「平時我在外面做裝修,一忙就是一天。但只要能擠出一點兒空閒,我就坐在小板凳上雕刻雞蛋殼。妻子、鄰居都不敢打擾我,生怕影響我。由於雞蛋殼很薄,手勁要用得巧,像雕『吳用』時,我用了好幾枚雞蛋殼。雕刻『武松』時,也畫了好幾個版本,最終選定最形象、最逼真的那一個。」時俊偉說。
外國友人聯繫訂製
時俊偉告訴記者,蛋雕是值得傳承的一種民間手工技藝,除了可以在蛋殼上雕刻出各種人物、山水、花鳥等圖案,還可以用淺浮雕或鏤空的手法進行雕刻。目前,蛋雕作品非常受國外收藏者的歡迎。「前不久,一位外國友人還專門找我訂做了一套『十二生肖』蛋雕。我會將蛋雕當成一個事業來做,並把這項技藝傳承下去。」時俊偉告訴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