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鍾立)作為亞洲國際都會,香港每年出入境人次總數逾兩億。受內地經濟放緩、人民幣貶值及早前一系列「反水客」行動等因素影響,近期訪港內地遊客數量持續下降,令香港旅遊及零售業等相關行業步入寒冬。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處長陳國基日前接受新華社訪問時強調,市民有表達意見的權利,但「反水客」及其他類似行動有可能為旅客帶來錯誤信息,影響他們來港旅遊意慾。他重申,示威者只是極少數人,大部分香港市民都歡迎旅客,入境處將積極配合特區政府有關工作,方便遊客出入境。
重申「反水客」僅極少數
陳國基接受新華社訪問時指出,經濟及匯率等因素確實影響內地旅客訪港意慾,但「反水客」行動卻為旅客帶來錯誤信息,以為香港人不歡迎他們。他指出,示威者只是極少數人,大部分香港市民都歡迎旅客,因此特區政府有不少推廣工作要做,入境處將積極配合特區政府有關工作,推行改善措施,方便遊客出入境。
他指出,香港未來會開設兩三個新口岸,入境處將與內地公安部門合作採取措施方便旅客,包括去年開始試點啟用的電子往來港澳通行證也將繼續推進。同時,希望通過建設邊境購物城等方式疏導香港的客流。他說:「香港與內地有着不同的制度及生活方式,可以提供一些好的經驗,值得內地遊客過來看一看。」
加快聲請審理 防機制遭濫用
針對有媒體報道反映有大量的「假難民」借聲請及上訴來港暫住,陳國基指有人用盡各種辦法,拉長留港時間,濫用香港有關機制,目前等候審核的人數已經逾一萬人,情況嚴重。他表示,入境處會盡量加快審理申請;打擊非法偷渡入境及打擊從事非法工作;盡量在法律、行政上防止機制被濫用。他續說,入境處會不時檢討簽證政策,並按情況需要作出調整,確保有關措施不會被濫用。
配合「一帶一路」 全球吸人才
另外,香港近年人口急速老化,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指出,足夠及優質的人力資源是香港社會與經濟持續發展的首要條件,而香港的勞動人口預期於約2018年開始下降。陳國基表示,香港的建設需要大量人才,入境處會不斷優化現有的出入境政策,積極配合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在全球吸引更多人才到港。
入境處的人才計劃主要有「一般就業政策」、「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及「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等。陳國基指出,勞動人口下降會直接影響香港的競爭力,入境處必須透過不同政策,從全球吸引不同人才。
陳國基指出,所有入境計劃的目的都是一樣,就是希望吸引內地及海外人才幫助香港社會經濟發展。他表示,入境處已派職員到英國及多個歐洲國家做宣傳,「香港雖然生活成本高,但吸引力在於法制健全、稅率低。我們會給予人才最大的方便,幫助他們在香港落地生根。」他表示,入境處會繼續派職員到其他國家作類似宣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