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至2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美國進行首次國事訪問。在中國持續穩健發展、中國獨特發展道路獲得國際認同、中國在國際事務影響力與日俱增的大背景下,習近平主席的訪美之行,受到世界前所未有的高度關注和期待。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看,中美有着廣泛的共同利益和國際責任,有着廣闊的合作空間,只要雙方以互信求穩定,以合作促發展,以溝通管控分歧,切實尊重和照顧彼此核心利益,就能構建互利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這是中美兩國人民和國際社會對習近平主席訪美之行的核心期望。
經過30多年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中國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經濟增長的重心,與美國國力的差距日益縮小。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新一屆中國領導,以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逐步推進「中國夢」的實現,「中國道路」已經呈現出巨大的生命力。中國按照自身特點和歷史底蘊選擇發展模式,取得驚人成就,更為世界繁榮穩定作出重大貢獻,「中國模式」已經得到全世界的廣泛認同和接受。在這種背景下,意識形態的分歧已不足以構成影響中美大國關係的最大障礙。
中國在處理國際事務時,始終堅持平等、公平、正義,倡導以和為貴。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贊成干涉別國內政,願意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作出努力。在推動世界經濟復甦、政治解決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應對各種全球性問題和挑戰等方面,中國持之以恒主張通過和平談判解決有關爭議和衝突,符合國際社會的期望,得到國際社會的尊重。中國國力持續增強、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國際事務主張得到更多認同,令習近平訪美受到全球格外關注和期待。
中國一向強調,與美方共同構建新型大國關係。實現雙方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對全球和平與發展事業做出更大貢獻,是中國外交努力的重要方向。訪美前夕,習近平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鄭重宣示:「構建新型大國關係是雙方在總結歷史經驗基礎上,從兩國國情和世界形勢出發,共同作出的重大戰略抉擇,符合兩國人民和各國人民根本利益,也體現了雙方決心打破大國衝突對抗的傳統規律、開創大國關係發展新模式的政治擔當。」習近平訪美,正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中國尋求與美國共同制定中美關係的戰略規劃,努力構建更穩定、更具建設性的新型大國關係,維護兩國互利雙贏合作大局的歷史性訪問之旅。
歷史和現實都證明,中美兩國合則兩利、鬥則俱傷。中美兩國都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肩負着維護地區乃至世界和平安全的重要責任,存在廣泛共同利益和責任。中方願同美方攜手應對重大地區和全球性問題,在朝核、伊核、敘利亞、南蘇丹、烏克蘭等區域性問題,在反恐、放擴、氣候變化、重大傳染性疾病防控、以及全球經濟復甦等一系列全球性挑戰方面,開展有效的協調和合作。儘管,中美在處理一些地區和全球問題時,思路和方法一時難以一致,但只要雙方秉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共識和原則,以建設性方式善加管控分歧,防止矛盾激化升級,相互理解、相互補益,聚同化異,尊重和照顧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就能找到消除分歧、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案。
當前,南海問題、網絡安全、新型軍事合作等問題,都成為中美雙邊關係的聚焦點,而中國經濟走向更關係到國際經濟走向,更為全球焦點。對此,習近平透過美國媒體作出坦誠詳盡的回答,提出解決問題、應對挑戰的切實可行措施,展示中國對未來充滿信心,更表達對國際社會負責任的態度。中美關係的走向,具有塑造地區和國際格局的巨大能量,中美關係是否穩定向好,關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中國願與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一道,在發展中謀共贏,在合作中同進步;而世界期待習近平訪美的合作共贏之旅,取得豐碩成果。 (相關新聞刊A2、A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