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玨 北京報道)社科院昨天發佈的《城市藍皮書》指出,當前內地287個地級市處於健康發展狀態的不到十分之一,亞健康城市仍佔城市總數的九成以上,存在着環境污染突出、安全風險隱患加大、社會矛盾交織等問題。
雙管齊下助城市健康發展
藍皮書稱,隨着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內地部分城市過度擴張或超載擴張,資源緊缺、環境污染、供給不足、交通擁堵等「城市病」或「亞健康」現象依然普遍。課題組對2014年除拉薩市、三沙市、海東市以外的287座地級及以上建制市的健康發展情況進行了綜合評價。總體來看,2014年無論是城市健康發展的整體水平還是健康城市的數量都有所上升,然而,當前內地287個地級市中,處於健康發展狀態的僅26座,不到總數的十分之一,包括深圳、上海、紹興、佛山、蘇州、杭州、泰州、廈門、南京、東營、中山、長沙、無錫、瀋陽、鎮江、南通、揚州、淄博、煙台、惠州、溫州、克拉瑪依、福州、威海、湘潭、昆明等城。亞健康城市仍佔城市總數的九成以上,隨着市場經濟的轉型,社會利益格局的調整,快速發展中各種新舊問題的積累,城市社會整體處於矛盾多發期。
專家認為,「十三五」時期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也進入城市轉型提質發展的新階段,亟需有針對性地破解「亞健康」問題,從頂層設計和基礎建設着手,雙管齊下推動城市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