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連鎖化妝品店門面非常冷清。 文森 攝
「佔」「反水客」禍害浮現 生意較去年急跌近40%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楊佩韻、文森)內地一連七日的十一國慶黃金周昨日開始,香港旅遊、酒店及零售界紛紛摩拳擦掌,趁機「搵真銀,脫寒冬」。不過,香港旅遊業議會昨日指,今年黃金周平均每日僅得260個內地團,較去年同期300團減少逾10%,酒店預訂入住率亦由以往的80%跌至今年的70%。有銅鑼灣藥房負責人認為,激進的「反水客」行動及「一周一行」的影響逐步浮現,料黃金周生意額較去年同期跌近40%,他們更慨嘆黃金周已不再遍地黃金、商機處處,反而是「衰到貼地」,冀特區政府盡快推出救市措施,讓商戶及早止血。
香港透過內地一連七日的國慶長假期,連年吸引大批訪港旅客,成功推動假日經濟,為旅遊、酒店、交通及飲食等行業的黃金檔期。不過,各界今年都看淡國慶黃金周。香港入境團旅行社協會認為,香港已非內地客長途旅遊首選,今年訪港旅行團的數目較去年同期顯著下跌了10%。
半島酒店房價跌兩成
香港旅遊業議會指,今年十一黃金周假期平均每日約有260個內地團,較去年的300團為少。酒店業也因而受拖累令入住率下跌,房價亦相應下調,以半島酒店的普通雙人房為例,價格由去年的5,180元一晚減降至今年的3,980元,跌幅達20%。酒店業主聯會執行總幹事李漢城指出,不少內地個人遊旅客抵港後才會訂住酒店,希望未來數日的酒店入住率能稍為提高。
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走訪不同旅遊零售熱點,發現尖沙咀廣東道、星光大道及銅鑼灣百德新街的人流,均較去年疏落。在銅鑼灣百德新街經營藥房近6年的趙先生指出,自非法「佔領」行動起,店舖生意額一日不如一日,而激進的「反水客」行動更令生意雪上加霜。
他坦言,不少港人到日韓兩地「大手掃貨」時,未有受當地市民惡言相向及「踢喼」,並反問有關的激進反對派中人:「為什麼內地人來香港購物,香港人就要踢喼,趕他們走呢?」
促政府出招救市
趙先生表示,街道上10個行人當中,「7個是本地人,只有3個內地遊客」,慨嘆黃金周已不再遍地黃金、商機處處。他預料,十一黃金周的生意額會較去年同期下跌30%至40%,故促請特區政府盡快推出救市措施,以挽救「衰到貼地」的市道。
海園暑假入場人次跌15%
海洋公園副行政總裁李繩宗則透露,由於今年內地黃金周假期長達七日,內地旅客多選擇到澳洲或歐洲等地旅遊,料今年黃金周海洋公園的旅客入場人次,會較去年同期減少10%至20%。他補充,海洋公園近兩個月的入場人次都有所下降,7月及8月合共下跌15%,相信與早前部分港人不友善的行為有關。
李繩宗表示,海洋公園在9月至10月推出的萬聖節「哈囉喂」活動,望帶動本地客入場,補救流失的內地旅客入場人次,料9月至10月的入場人次與去年相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