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吳敬璉表示,行政部門往往不願意放權,所以到現在為止,自貿區負面清單仍太長。 本報上海傳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章蘿蘭 上海報道)知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昨日在「首屆復旦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表示,中國經濟轉型、尋找新動力的關鍵在於推進改革,目前金融改革和財政改革都有較大推進,但有些方面的改革似乎進展太慢,如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就應想辦法快些。他直言,到現在為止,自貿區的負面清單仍然太長。
今年正值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恢復建院三十周年,「首屆復旦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的主題為「危機、轉型、創新、動力」。吳敬璉指出,應該在保證不出現系統性風險的條件下,將主要精力放在切實推進改革上,至於如何保證不出現系統性風險,一方面要控制、化解現有的風險,為推進改革贏得時間,另一方面則需輔之以適當的財政、貨幣政策的短期調節。在吳敬璉看來,人們都要提高手中資產的流動性,現金為王,所以貨幣政策的作用很小,即使放鬆銀根,資金大概也不會跑到實體經濟裡去,它會跑到資本市場,出現股市泡沫,而財政政策還有一點餘地,建議着重在普惠性的減稅上來想辦法。
簡政放權需進一步推進
他提到,這兩年來中國的改革是有進步的,但還需要進一步推進,簡政放權、審批制改革需要將之制度化,即制定負面清單,但行政部門往往不願意放權,所以到現在為止,自貿區的負面清單仍然太長,而於政府部門而言,法無授權不可行,對於政府授權要做正面清單,現在政府官員們不作為情況很嚴重,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們對職權不清楚,審批有風險。吳敬璉認為,中國金融改革和財政改革都有比較大的推進,特別是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比原來預計的快一點。比如有傳聞說《證券法》修訂本來是9月二審,結果二審取消了,有人說今年就沒戲了,但如果《證券法》不修訂,註冊制改革大概就不行了,像這些方面,要做得快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