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國慶期間,一本名為《民國四川話 英語教科書》的新書在購書網悄然上架,迅速引起廣大網友關注。「嘿巴適」(很好、很舒服的意思)、「抵攏倒拐」(一直往前走,走到盡頭,再拐彎的意思)......這些四川方言詼諧幽默,往往令人忍俊不禁。「若能將這些方言翻譯成英語,那才叫本事。」這句話往往被學習英語的學生掛在嘴邊。然而,在100多年前,四川就出現了這樣一本「神書」。
《民國四川話 英語教科書》責任編輯吳煥蛟昨日接受採訪時表示,此書是一部100多年前加拿大人編寫的中英文對照教材,由四川人民出版社重新影印出版。
1892年,加拿大人啟爾德和妻子詹妮不遠萬里來到成都,創辦了四川地區第一所西醫醫院(華西醫院的前生),並積極參與籌建華西協合大學。為方便來華外國人學習四川方言,啟爾德憑着自己對四川話的獨特理解,編輯出版了這本教材。
善本迄今保存於加國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宣傳部部長廖志林在全書序中介紹,善本至今保存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圖書館,2010年該院在收集華西醫院文物時,發現這本華西協合大學在1917年出版的一年級學生中英文教材。
吳煥蛟說,「書中很多舊時的場景,喚起人們對那個時代的記憶,『洋人』用地道的川話交流,着實讓人捧腹大笑。」這本書是一個時代留下的印跡,是一段東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見證。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兵
成都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