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10月13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神州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西漢織機復原 填科技史空白


放大圖片

■展覽現場,工作人員用復原的織機織錦。網上圖片

正在浙江杭州西湖博物館舉行的「絲路之綢」文物大展上,一台新製木質織機吸引了諸多中外紡織史、科技史專家學者的目光。它是中國文物工作者對著名的成都老官山漢墓出土織機模型進行深入研究後的成果,首度向世人展現了漢代提花織機的結構和提花編織技術,填補了世界紡織史和科技史的空白。 ■新華社

在杭州展出的這台織機是按6比1的比例由模型復原的,研究者還製作了3D演示系統。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說,它織出的紋樣與從江陵鳳凰山漢墓和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織錦圖案一致,甚至出土於俄羅斯巴澤雷克墓地的戰國時期的織錦中,也能找到相同的圖案。

綜片編程 現代科技先聲

「這4台織機模型是目前發現的全球最早的提花機模型,填補了中國乃至世界紡織史、科技史的空白。」趙豐說,提花技術是紡織史上的里程碑,它的核心技術就是編制提花程序,把它貯存在織機的綜片或是與綜眼相連接的綜線上,來重複控制提花的動作,可以說是電報、計算機等近現代科技的先聲。

歐洲8世紀方現類似機器

參加「絲路之綢」國際學術報告會的法國國家科學院研究員多米妮克·卡爾登說,從教堂的玻璃畫上看,歐洲在8世紀時出現了類似的機器。丹麥國家基金紡織品研究中心主任瑪麗·路易斯·諾什說,公元前2世紀的織機和絲線等有機質文物能完好地保存下來且被發現,這在中歐乃至世界考古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2012年7月至次年8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荊州文物保護中心對位於成都市天回鎮老官山的西漢墓地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它們屬於公元前157年至公元前88年。其中,2號墓出土了4台木質提花織機模型。

相關新聞
西漢織機復原 填科技史空白 (2015-10-13) (圖)
重慶盲人鋼琴師 入圍國際音樂賽 (2015-10-13) (圖)
安徽啟水下探測古城遺蹟 (2015-10-13) (圖)
閩現罕見蘇區買穀期票 (2015-10-13) (圖)
滇價值百萬黃花梨遭盜伐 (2015-10-13) (圖)
石板刻畫 (2015-10-13) (圖)
屠呦呦書信售8萬 賣家願撤拍歸還 (2015-10-12) (圖)
洋學生廈門學中國書畫與太極 (2015-10-12) (圖)
渝肥青減65公斤收穫愛情 (2015-10-12) (圖)
銀川西夏古寺塔裝避雷針 (2015-10-12) (圖)
鄭州900人競逐街舞大賽 (2015-10-12) (圖)
舞獅機器人 (2015-10-12) (圖)
勇消防 死神手中救逾300命 (2015-10-11)
百年英譯方言「神書」 洋人洋相說川話 (2015-10-11) (圖)
申報長髮紀錄 (2015-10-11) (圖)
劉廷芳銅像現國貨館 見證實業報國 (2015-10-11) (圖)
跳樓男不敵美食棄死念 (2015-10-11)
自編劇自繪故事 天才女童創動畫片 (2015-10-10) (圖)
遠征軍老兵回鄉 百歲宴四代同堂 (2015-10-10) (圖)
河北發現康熙年間《磁州志》 (2015-10-10)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神州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