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港股昨在二萬三水平反覆上落,一度跌154點,收升8點,成交679億元。 張偉民 攝
內地減速早預期 憧憬「放水」振經濟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周紹基、章蘿蘭) 全球投資者關注的內地第三季GDP按年增幅為6.9%,為六年來首次低於7%,但優於增長6.8%的市場預期,投資者對中國硬着陸憂慮減緩,亞洲股市和匯市反應正面。市場預期,內地全年「保7」仍需政策加碼,季內有降息降準可能。港股及A股昨雙雙靠穩,恒指收報23,075點,微升8點;上證綜指收報3,386點,跌5點。截至今晨00:30,歐美股市窄幅上落,ADR港股比例指數報22,915點,跌160點 ;夜期收報22,980點,跌61點,低水95點。
上周滬綜指創出股災以來最大周漲幅,昨日適逢國家統計局公佈經濟數據,顯示內地GDP增速六年來首度跌破7%;加上同日境內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設於6.3527元,較前一交易日下跌91個基點,創9月30日以來新低。A股借勢調整,全日寬幅震盪,3,400點得而復失,最終上證綜指收跌0.14%,報3,386點。深成指相對強勢,微漲0.14%。兩市共成交9,968億元人民幣,為近期高點,惟仍未突破萬億元。
內地經濟無硬着陸跡象
港股則接近平收,雖有投資者趁好消息出貨,但並未出現恐慌賣盤,恒指最多曾跌154點,低見22,913點,尾段倒升。恒指收市微升8點,報23,075點,成交縮減至679億元,為超過一個月以來最少,反映市場已消化中國經濟放緩的因素。而最新數據雖表現疲弱,但仍好於市場預期,並未顯現中國經濟硬着陸跡象,同時還加大了政府進一步降息及採取其他措施提振經濟活動的可能性。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表示,港股成交回落,反映大市上升動力不足,料大型股份未來上升空間將縮減,資金或轉炒與「五中全會」有關的政策股。他認為,中央政策仍是市場最大焦點,並支撐大市向好,相信恒指短線波動區間為22,800至23,500點。
聚焦「五中全會」概念股
君陽證券行政總裁鄧聲興表示,內地第3季GDP仍大致維持在7%水平,令大市氣氛明顯轉好,而「五中全會」概念股可以留意,最主要為環保業及清潔能源,當中水務板塊相信會受追捧,料相關項目的投資計劃將更進取,他推薦北控水務(0371)、光大國際(0257) 及中滔環保(1363),因上述三間公司的基本面良好,上半年皆錄得盈利。
國指全日升51點報10,688點,中行(3988)擬分拆航空租賃來港上市,成大市焦點,中行全日升1.1%,影子股被炒起,中國飛機租賃(1848)升6.6%。太古預期今年海洋服務部門將盈轉虧,錄10億元的應佔虧損,太古A(0019)全日跌2.8%。
濠賭股回吐 鐵路股捱沽
濠賭股續回吐,金沙(1928)全日挫6.4%,再度跌穿30元,為表現最差藍籌。銀娛(0027)緊隨其後,跌5%,永利(1128)跌4%,美高梅(2282)跌3.2%,新濠(0200)跌5.4%,澳博(0880)跌2.7%。
個別股份方面,半新股中國派對文化(1532)炒高飆逾三成,升穿招股價1元,全日收1.22元,全日成交額高達5.46億元。株洲南車(3898)業績遜預期,又遭大行唱淡,全日跌6.1%,連帶中車(1766)也跌1%。順風潔能(1165)連升5日後,累升42%後,昨日終要休息一下,回吐近8%。光啟科學(0439)則受力捧,超過兩億元的成交支持下,股價抽高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