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畢業生學無所用 技術訓練補救
學無所用,或許是很多大學畢業生進入職場後的第一個感受,而這亦是很多僱主的心聲。在美國和英國等地,愈來愈多僱主投訴大學畢業生不論心態還是技能,都達不到職場的基本要求。很多需要專門技術人才的公司指,即使提供6位數美元的年薪,仍請不到人。這種「技能差距」(skill gap)的成因,部分源於近年學校重學歷而輕視職業技能,令畢業生無法學到在職場「生存」的技巧。為解決人才斷層現象,不少企業紛紛與學校合辦課程,提供專業技術培訓。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鍾洲、黃逸華
休斯敦是美國的化工業重鎮,每年需要大量新血填補企業職位,但近年面對請人難的問題。化工企業雪佛龍菲利普斯為吸引畢業生入行,打算未來幾年招聘3,000個職位,最高年薪起薪點達10萬美元(約77.5萬港元)。
職場溝通抗壓能力欠佳
然而這也成效不彰,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當地中學將學生升大學為目標,而忽視技術培訓,很多學生根本不知道除了讀大學之外,還有從事技術人員的另類出路。
為解決困境,雪佛龍菲利普斯斥資數百萬美元與社區學院合作,贊助獎學金,並為實習生提供18美元(約139港元)時薪,又在得州設立「石油化學學院」,讓未能直接升讀大學的中學生考取副學士學位之餘,同時學習石化工廠營運。俄亥俄州和賓夕法尼亞州等地企業都有類似的計劃,為公司培養專業技術人才。
英國企業亦面對類似困境,不少僱主投訴畢業生英文及數學水平未達要求,在溝通、抗壓及團隊合作上出現問題。噴射引擎生產商勞斯萊斯的發言人表示,政府和商界都有責任收窄「技能差距」,鼓勵有潛質的年輕科學、工程和數學人才。勞斯萊斯致力向社區推廣科學、科技、工業及數學科目(STEM),以吸引年輕人投身相關行業。
招聘要求高 中等技術職位需學士
部分企業不斷提高學歷要求,亦是造成人才斷層的原因。自2007年起,企業聘請如行政助理、銷售代表等中等技術職位時,往往要求職者擁有學士學位,但只有20%擔任相同職位的員工有相等學歷,間接令這些職位難以聘請適合人選。企業這種做法也間接導致學生盲目追求學歷,忽略工作技巧。
為了迎合職場需要,英國學校逐漸為學生開展求職新道路。不少頂尖私立高中開始教授學生商業技能,讓學生離校後有能力直接到大企業上班。有私立學校校長估計,大企業未來會要求年輕人不要在大學修讀一些「不相關的課程」。家長亦要開始接受,子女要出人頭地,也不一定要讀牛津或劍橋等名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