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10月26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國際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星就業不足 選科宜重實用


近年韓國和台灣等亞洲地區大學畢業生「過剩」,新加坡雖然逾80%大學生在畢業後6個月內能找到工作,但卻要面對「就業不足」(underemployment)的困境,即有就業願望和能力的人士,被迫從事低薪或低技術工作,又或是願意多做工作的人,卻無法獲得標準工時。

27歲的唐先生擁有化學學位,過去一段長時間只能擔任行政支援工作的臨時職位,他慨嘆現時的環境與父母輩時不同,很多人都有學位,但很多工作毋須學位便能勝任。唐先生的例子只是冰山一角,新加坡的情形雖然比英美等國好得多,但人力部(MOM)調查發現,文科和公共機構、社會及個人服務學系的畢業生就業不足比例高達9.3%及6.4%。

此外,市場上亦開始對學位進行區分,一邊是能充分提供有價值知識和技能的學位,另一邊基本上只是一張代表資格的證書。有專家直言,雖然所有人都希望考取大學學位,但並非所有學位都有同等價值。前人力部部長陳川仁便提醒年輕人,在考慮教育及就業時應更注重實用性。人力資源專家亦建議,畢業生應學習更多技能,開始工作後亦應不斷充實自己,以應對瞬息萬變的就業市場。

相關新聞
排華屠殺50周年 印尼禁紀念活動
卡拉OK大火 17死71傷 (圖)
保守派阻教宗改革 主教會議暗戰
醉駕女撞人群 美大學巡遊4死 (圖)
最強颶風餘威 洪水襲休斯敦
84歲梅鐸傳搭上米積加前女友Jerry Hall (圖)
孖妹太似樣 被拒做學神 (圖)
澳用無人機追蹤鯊魚
鐵達尼餅乾18萬成交 全球最貴
打機減書寫能力 12歲唔識寫自己名
比首列風力火車 環保上路
識讀唔識做 企業人才荒
早踏職場做學徒 收入更高
美商學院推免費MBA課程
星就業不足 選科宜重實用
避空窗期拒屈就 韓青年延遲畢業
讀網上免費課程 助升職加薪
波蘭小黨或左右疑歐派組閣 (圖)
侵伊認錯 貝理雅被批「戰術撤退」 (圖)
撐侵伊多年突轉軚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國際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