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人行昨發文表示,當前在需要增大貨幣政策支持力度的時候,利率工具及準備金率工具都有使用空間,降準措施不屬於非常規的QE措施。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對於上周末同步降準、降息的措施,人民銀行昨日發文表示,當前在需要增大貨幣政策支持力度的時候,利率工具及準備金率工具都有使用空間,降準措施也不直接擴大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不屬於非常規的QE措施。
央行在其官網發文稱,國外實施QE的背景是名義政策利率已經觸及「零」下界,難以再通過常規的降息方式來使實際利率下降和增大貨幣政策對經濟的支持力度,才不得不採取直接擴張央行資產負債表的非常規辦法來支持經濟,也就是購買一定數量的特定資產(如某些債券),所以才被稱為「量化」的寬鬆政策。
而中國此次下調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顯然都是很傳統的、常規的貨幣政策措施,並不是QE。中國尚未面臨「零利率」的約束,名義利率水平仍在「零」之上,此外存款準備金率也相對較高。此次「雙降」是根據經濟物價以及流動性形勢變化所作的合理的、必要的政策調節。
中國利率管制已基本放開
對於此次放開存款利率上限,央行表示,這標誌着中國的利率管制已經基本放開,利率市場化進入新的階段。利率市場化有利於促使利率真正反映市場供求情況,為中央銀行利率調控提供重要參考,從而有利於貨幣政策調控方式由數量型為主向價格型為主轉變。
央行表示,放開存款利率上限後,中國的利率市場化開啟了新的階段,核心就是要建立健全與市場相適應的利率形成和調控機制,提高央行調控市場利率的有效性。
央行提出,放開存款利率上限後,仍將在一段時期內繼續公佈存貸款基準利率,作為金融機構利率定價的重要參考,並為進一步完善利率調控框架提供一個過渡期。待市場化的利率形成、傳導和調控機制建立健全後,將不再公佈存貸款基準利率,這將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
易綱:更要健全利率調控體系
而央行副行長易綱近日就放開存款利率上限與專家座談時表示,利率市場化並非一放了之,利率仍然是需要調控的。他指出,要根據逆周期調控的需要和宏觀調控的整體取向,對利率進行調控。具體講,要根據國家發展戰略的不同階段,以及不同的通貨膨脹周期,來進行必要的利率調控。因此,在利率市場化的同時,更要強調健全央行的利率調控體系,建立更好的金融市場利率傳導機制。
易綱表示,利率市場化是金融產品多樣化發展的重要渠道。利率市場化可為貨幣政策轉型創造基礎條件,如果利率行政管制基本取消了,商業銀行就會更加獨立的以市場化的方式去面對客戶的需求和競爭的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