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11月23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建制派實幹理性得人心 反對派激進亂港輸議席


新一屆區議會選舉昨日塵埃落定。本屆區議會選舉的投票率為47%,是歷來最高。雖然截稿時多數選區選票仍在點算中,但各方觀察預計,建制派將贏得多數議席,反對派總體上初嚐「票債票償」苦果。區選結果會清楚反映本港民心所向,反映選民求發展、求安定、重民生,極之厭倦政爭和泛政治化,拒絕區議會政治化,因此用選票支持實幹理性、扎根基層、真心為民的建制派,懲罰激進亂港的反對派。尊重法治是香港的核心價值,維護繁榮穩定是市民最大訴求,議員實幹為民是市民的最大期盼,所有從政者應該認真分析、領悟區選結果包含的意義,更準確掌握民意所向、香港發展方向所在。 

本次區議會選舉,是違法「佔中」失敗、政改方案被反對派「綑綁」否決之後首次全港性選舉,建制派和反對派對選舉都高度重視,加上出現一些「佔中」催生的「傘兵」參與,因此選情備受關注。在選舉投票率創出新高、選情激烈的情況下,建制派連連報捷,反對派議席失守,結果顯示,市民對區選態度務實理性,看重的是候選人實幹的往績和理性的政綱,求發展、求安定、重民生是香港社會的主流民意。

根據以往選舉慣例,輿論普遍認為,高投票率有利反對派選情。但是此次區選結果說明,時移勢易,近年香港社會泛政治化日益嚴重,尤其經歷去年的違法「佔中」及今年政改方案遭反對派「綑綁」否決,香港政爭內耗、社會撕裂引發市民極大不滿,市民參與政治的心態和支持取態也在變化。

過去一年的連串政爭衝突,社會泛政治化愈演愈烈,對香港能否繼續維持良好法治,能否繼續成功落實「一國兩制」,能否把握國家發展帶來的新機遇,能否保障長期繁榮穩定、市民安居樂業,均構成嚴峻挑戰。所有真心希望香港好、希望下一代能有美好未來的市民,都非常期盼香港能儘早擺脫政爭,走出困局。這就是此次區選的政治大背景。

此次區選投票率高、建制派贏得多數議席,顯示選民對香港政爭氾濫忍無可忍,沉默的大多數用手中的選票向激進亂港的反對派「說不」,顯示市民的政治取態更加清晰堅定,投票取向最終決定於誰能維護香港的整體利益和市民的切身利益,誰對香港的未來負責任。香港市民對政治並不冷感,不會對違法亂港的行為坐視不理,懂得辨別是非對錯,不受空洞的泛政治化口號所蠱惑,最終冷靜理性作出明智抉擇。

區議會在本港的管治政治架構中,屬於地區事務的諮詢組織,擔當市民與政府間的橋樑,職能主要與地區性的民生事務有關。區議員的主要工作就是反映民意,為街坊解決區內各種切身問題,舉凡文娛康樂、通渠修路、環境衛生、交通安排、敬老助幼等與民生息息相關的議題,都是區議員的正業。區議會的本質決定了區選重民生、非政治化的特點。一向以來,建制派扎根基層、熟悉民情、熱心服務街坊,踏踏實實為市民謀福利;相比之下,反對派不注重地區工作,利用區議會作為搞政治的平台,在區內大肆煽動政治化,企圖渾水摸魚,扭曲區議會服務市民的性質。反對派只懂「政治掛帥」,連食水含鉛事件、全港性系統評估(TSA)風波等民生問題都被他們利用作為撈取選票的機會,市民當然要以選票對泛政治化表達厭倦和不滿。兩相比較下,市民選擇理性實幹的建制派候選人,也就順理成章了。

此次區議會選舉的影響和啟示,在全部選舉結果產生後,值得認真全面總結。有一點已經可以肯定,那就是香港全社會、廣大香港市民希望重回法治、和平、穩定正軌,期望香港聚焦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促進和諧。任何政治勢力,如果違背主流民意,搞政治暴力和激進行動,必將受到市民的選票懲罰。任何參選的政治人物,都必須積極回應市民訴求,順應民意而為,踏踏實實為市民做實事、謀福祉,才能不負市民所託,獲得民意支持。

相關新聞
建制派實幹理性得人心 反對派激進亂港輸議席
高鐵「一地兩檢」無關香港司法獨立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