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11月26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理性探討加稅 平衡退保所需


政府向扶貧委員會提交模擬退保方案,消息指方案在現時的長者生活津貼及綜援之間加多一層保障,合資格長者每月有3,000元津貼,並提到需要加稅,甚至要新增銷售稅才能維持計劃。本港人口老化,不論採取何種退保方案照顧長者,長遠都要面對公共財政可持續的問題,社會各界應理性看待加稅以應付退保的財政所需,不宜毫無商量餘地拒絕加稅。更重要的是,香港要把握機遇,做大經濟蛋糕,不斷充實庫房,這才是為長者提供更穩健福利的根本途徑。

最近以來,有關退保方案是「不論貧富」照顧長者,抑或只幫「有經濟需要」的長者,引起不少爭議。有消息指,下月政府向扶貧委員會提交的模擬方案,將分三級推行退保,建議在現時的長者生活津貼及長者綜援之間加多一層保障,合資格長者每月有3,000元津貼,資產上限定在兩個計劃之間。政府提出的模擬退保方案,還與港大榮休教授周永新建議的全民老年金方案作比較。現時本港有逾42萬名65歲或以上長者每月領取2,390元長者生活津貼,到2035年,本港的老齡人口會增加100萬,退保問題迫在眉睫,須及早綢繆,錢從何來是不能迴避的問題。因此,無論採納哪個方案,政府都需增加資金來維持退保計劃運作,所以方案亦提到要加利得稅、薪俸稅,或者新增銷售稅,亦會列出加多少稅,令到方案可以維持多久。

稅制簡單、低稅率一向是香港營商環境的競爭優勢之一,而且行之多年。本港社會對加稅一直反對聲音極大,2006年港府進行稅制改革公眾諮詢,曾建議增設銷售稅,最終因公眾反對而作罷。本港稅基狹窄,過於依賴薪俸稅、利得稅等直接稅,但各項福利開支逐年大幅增加,包括要應付退保的龐大財政負擔,政府面對的長遠財赤危機不能不重視。政府去年發表報告指出,本港最快7年後出現結構性赤字。因此,在公共財政可持續性與福利制度之間如何平衡,各方應理性探討,集思廣益,提供可行建議。政府照顧長者責無旁貸,如果適度加稅,為盡早落實退保計劃創造有利條件,市民又何樂而不為?稅制改革從來難度甚高,關鍵是政府要做好解釋游說工作,令市民理性權衡利弊,明白加稅照顧長者,其實也是照顧自己,「人人都會老,人人都可能受惠」,不必視加稅如洪水猛獸。否則,退保計劃永遠只能議而不決,貧窮長者最終難以得到應有的照顧。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除了加稅應付退保需要之外,大力發展經濟,這是保障退保計劃穩健的最重要保障。本港一方面要運用好低稅制、開放自由的傳統優勢,吸引外資增加活力,更要加快創新推動,進一步加強與內地經濟全方位融合,積極把握「一帶一路」、「十三五」規劃帶來的機遇,扮演好香港連接國家與世界的「超級聯繫人」角色,創造更多社會財富。這樣,就能從根本上保持穩健的財政收入,政府才能擁有充足財力改善社會福利,照顧包括長者在內的廣大香港市民。 (相關新聞刊A2版)

相關新聞
理性探討加稅 平衡退保所需
擊落軍機事件 不應影響反恐合作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