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解:獎學金僅為討好國家,對香港無益處。
事實:全球經濟重心逐漸移到亞洲,香港有必要加強參與及爭取扮演重要角色,維持競爭力及配合國家發展。獎學金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學生來港讀書,有助外國認識本港及內地文化,長遠來說如他們畢業回國發展,也為香港帶來珍貴的人際網絡。港生亦能透過與他們朋輩交流,了解他國發展及擴闊視野,考慮前途時有更多選擇。
由政府提供予特定地區學生的獎學金,屬於策略性的人才發展計劃。新加坡亦有多個類似的獎學金,美國早期也有近似制度。
誤解:以10億元公帑成立獎學金資助100名外地學生,金額過多。
事實:10億元是以一次過的種子基金形式,注資現有的「香港政府獎學基金」中,10億元本金基本維持不變,只以每年利息收益提供資助。以首階段予印尼學生的10個名額,每人每年提供12萬港元涉款共120萬元。
誤解:獎學金資助內地生來港讀大學。
事實:獎學金對象為「一帶一路」沿線60多個國家的學生,主要涵蓋東南亞、南亞、中亞、中東地區,及部分非洲及歐洲國家,並不包括內地學生。
誤解:獎學金吸納「外人」入讀本地大學,會「搶走」港生資源。
事實:特區政府今年開始實施新政策,八大資助院校的所有非本地生,均於予港生的1.5萬個大一學額以外錄取(上限20%),港生升學機會不受影響。將來獲得獎學金的外地生,均由各大學自主決定收生,確保他們達到高水平。
誤解:以獎學金「益」外地生,卻不撥資源幫助本地生。
事實:特區政府為本地生提供大量獎學金,如每年撥出1億元供港生入讀八大院校、演藝學院及職訓局資助課程的獎學金,供港生入讀自資院校的獎學金也涉款7,000萬元。2014/15學年,獲得有關獎學金的港生就超過5,100人。
同時,特區政府去年成立「香港卓越獎學金計劃」(尖子獎學金),供港生入讀海外名校,每人每年最多獲25萬港元學費資助,有經濟需要者並可獲20萬元助學金,首批有92名得主。
■資料來源: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政府消息人士
■製表:香港文匯報記者 姜嘉軒、任智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