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庭佳)新華社及中央電視台昨晚報道,銅鑼灣書店「失蹤者」之一、老闆桂敏海正接受內地公安調查。香港社會各界指出,桂敏海現身披露涉及內地刑事案件,性質嚴重,更要求各界尊重其權利和私隱。隨着「失蹤者」逐一披露內情,說明事件根本不涉政治問題。各界指出,銅鑼灣書店中人報稱「失蹤」一事被負面炒作,進一步凸顯反對派利用此事激化兩地矛盾,攻擊「一國兩制」,以圖在政治上獲益。按照目前情況,社會更應等待更多資料公開才作定論。
斥反對派製造恐慌圖獲益
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盧文端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時直言,從現時已公開的資料來看,相信此事純屬個別事件,但反對派及個別傳媒卻利用事件大做文章,「製造恐慌,等香港人驚,激化兩地矛盾,攻擊『一國兩制』」,向特區政府及建制派施壓,令己方在政治上獲益。
他強調,「一國兩制」至今仍然絲毫無損,反對派仍未為自己的論調提供更多論據,仍未具體提出事件如何破壞「一國兩制」,可信性存疑,相信有關方面會再公開更多資料,反對派「應該待事情水落石出,屆時才作評論也不遲,急不及待為事件定性只是政治行為,而非理性、客觀判斷。」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新社聯理事長陳勇認為,反對派把事件引導至「公安跨境執法」、「破壞『一國兩制』」等的政治方向,但事件發展卻似乎不如他們所想。他說,香港在2004年曾經發生類似反對派所說的「跨境執法」事件,但特區政府當時強調,香港以外的執法人員無權在香港執法,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香港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早前也說,根據香港基本法,內地執法人員不可來港執法,故無論反對派怎樣對事件「放煙霧」,只要堅信香港基本法,事件總會變得明朗。
他表示反對派就此事的論調,將會因事件明朗化、大部分市民認清真相而「市場越來越細」,但他提醒今年是選舉年,反對派隨時會將小小的一件事,包裝成武俠小說、懸疑小說一樣,販賣恐怖以得到支持。他認為在全球化下,牽涉兩個地方的案件越來越多,但無論是什麼國籍的人,都要受身處的國家或地區的法律約束,在中國也不例外。
宜觀望事件 待內地回覆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黃國健指出,事件被炒作得太久,更是向負面方面炒作,而反對派的論調則流於「信不信由你」,信者會質疑內地有關部門至今仍未回覆特區政府,不信者則認為反對派沒有進一步解釋。他說自己抱觀望態度看待事件,也希望有關方面提供更多資料,令事件早日真相大白,不用再令公眾「估估吓」及個別人士負面炒作。
民建聯副主席周浩鼎表示,據他所知,民建聯的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及全國政協委員,正利用他們的途徑查詢事件,希望得到答覆,同時促請特區政府向內地有關部門索取回覆,「盡快有答覆就可盡快釋除疑慮。」
|